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怎么樣?在上海,國際教育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了。不管是從國際學校的課程設置還是整體的師資力量來說,都處于國內國際教育的領先地位。對于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區想要報名上海國際學校的家庭,都想要為孩子選擇一所好的國際學校,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在家長圈中的口碑就非常好,接下來就來看看學校具體情況。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師資力量
外國留學生高中學歷課程和外國留學生孔子課堂語言課程均由畢業于全國各大重點院校的教師隊伍執教,其中,90%的教師持碩士及以上的學位。
IBDP國際高中課程的教師包括外籍教師、海歸教師和精通中西課程的本土教師,其中,外籍教師約占75%。預備階段的英文課和DP課程均由來自英美本土的外籍教師授課,所有任課教師均具備IB課程的執教資質,其余教師及班主任均由交大附中本校教師擔任。
學校還專門成立了"海外升學指導辦公室",聘用了多名從海外學成歸來,經驗豐富的升學指導老師,為每位學生設計、規劃并實施個性化的升學之路 。所有教師專業基礎扎實,對學生充滿愛心,具備良好的人格品質與綜合修養;他們每年參加各種類型的研討和進修,以不斷交流經驗和探求新知。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硬件設施
國際部環境潔凈優美,教學和生活設施先進完備,教學樓、科學實驗樓、計算機房、圖書館、語言教室、階梯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演播廳等一應俱全,校園網絡系統快速通暢,無線WiFi網絡覆蓋整個教學區。
另學校有標準400米塑膠跑道、籃球場、羽毛球場、射擊場、乒乓房、健身房、體操房等體育設施一流。200余套配備獨立衛生間、空調、冰箱的公寓式學生宿舍,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的學生餐廳,其中專門設有清真食堂,另有校內超市等,構筑了完善的校內生活設施體系。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獲得榮譽
學校突出科技創新特色,積極探索與大學銜接,聯合培養創新人才,與上海交通大學聯手創建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2018年,在“腦神經科學大賽”、哈佛“中國大智匯”中國區決賽、頭腦奧林匹克、上海市科技創新大賽等多項科技活動中,有114位同學在競賽中獲獎,76人次獲得市、區、交大級綜合榮譽。
張宇暉同在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第69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中獲二等獎,她的名字也將被用來為一顆小行星命名。詹林同學舉榮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生物)金獎。學校“藍色動力”機器人社多次在國際頂尖機器人比賽中奪冠,2019年更成為唯一一支連續兩年在國外賽區獲得冠軍的中國隊伍。
在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方面,家長們的態度一直都是比較強硬的。其中上海地區一直是家長們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的重要地區,為了讓大家為孩子選擇一所優秀的國際學校,大部分家長都是東奔西走的到處找尋學校。國際學校重視的從來不是孩子的考試成績,一個孩子的知識儲備,不僅僅只是展現在在一次期末成績上。國際學校就很好的說明了教育孩子,學習過程很重要,而簡單的不是背書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