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化縣第二中學地處安化縣城南區蓮城路,南倚吉祥山,北臨資江水。學校占地面積283畝,建筑面積43698平方米,校園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環境宜人,校園信息化水平居全省先進行列。
學校創立90余年來,為國家培育各類人才3萬多人,畢業學生中有數百人取得博士學位。有近千位學生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著名大學,有30多名學生考上空軍航空大學。高考質量21世紀以來在全市都名列前茅,2007年高考一、二本上線率錄取率均居全市首位,2008年、2009年升學人數又有穩步增長,2010年更是達到546人,上線率達50%。特別是2007級、2008級學生參加全省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分別以九科一次性合格率95.91%和97.77%的驕人成績受到湖南省教育廳和益陽市教育局的通報表彰。
2010年獲得省示范性中學稱號以來,學校朝著打造“高質量、有特色、示范性”的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品牌學校的目標闊步前進。八十年風雨歷程,安化二中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現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王眾孚,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副校長王赤才,導彈專家李興泉,地震專家盧造勛,地球物理學專家曾湘山,醫學博導李燕茹,南京師大教授、著名詩人吳奔星等黨政、軍隊、科教戰線的高級人才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學校堅持“一切為了師生發展”的辦學理念,貫徹“三生”(生本、生態、生命)教育思想,以精神文化引領學校內涵發展,以管理文化保障質量穩步提高,以課程文化促進學生素質增長,以發展文化引導學校品牌提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正朝著 “高質量、有特色、上品位”的省內一流名校發展目標邁進。
學校現有教學班級54個,在校學生3043人,教師264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正高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98人,一級教師99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16人。
學校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第一個特點是“全員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在這種管理思想的指導下注重學校發展規劃,各部門都視工作為“服務”,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執行者。鼓勵教職工和全體學生都 關心學校發展,并參與不同層面的管理。學校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第二個特點是“全面管理”——堅持管理的全面性。重視人際關系的融洽及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著眼于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著眼于學生未來服務的社會, 確立以辦學質量持續提高為核心的管理理念。
學校堅持“一切為了師生發展”的辦學理念,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精神文化引領學校內涵發展,以管理文化保障質量穩步提高,以課程文化促進學生素質均衡,以發展文化引導學校品牌提升,在201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組織的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督導評估中獲得專家組的高度贊譽。學校正朝著打造“高質量、有特色、示范性”的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品牌學校的目標闊步前進。
2003年在第26屆全國中學運動會上,安化二中沖鋒陷陣,共獲得21枚金牌,65枚銀牌,651枚銅牌,獲得了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稱號。先后榮獲全國青少年籃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學校、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安全文明學校、湖南省青少年科技示范基地、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湖南省園林式單位等100多項各級榮譽稱號,被海軍工程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985、211高校確認為優秀生源基地。
近年來,安化二中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關懷、重視下,積極實施 “ 搬遷工程 ” , 首期搬遷工程投資 6000 萬元,征地 208 畝,新校區共建房屋 14 棟,總建筑面積 4.6 萬平方米,硬化、綠化地面近 8 萬平方米。 2003 年 11 月,安化二中高中部如期實現整體搬遷。如今,布局合理、設施一流的教學樓、科教樓、圖書館、學生公寓、師生食堂、行政辦公樓、后勤辦公樓全部按省級重點中學標準配置了內部設施,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圖書館電子化系統、高考電子網絡監控系統、智能語音廣播系統、高規格的語音室、理化生物實驗室、電子備課室、舞蹈練功房、美術室、文印室一應俱全。安化二中高中部搬遷后,原校區由其初中部萸江實驗中學繼續辦學發展。萸江實驗中學創辦兩年以來,始終堅持 “ 爭一流、創名牌、出特色、育英才 ” 的辦學宗旨,師生共同努力,取得顯著成績,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贊譽。安化二中南北兩校區隔江聳峙,遙相呼應,成為安化縣城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