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陳倉區虢鎮中學始建于抗日戰爭時期的1938年,前身為西安二中,1946年9 月改名為“省立虢鎮中學”,1961年改名為“寶雞縣虢鎮中學”。2003年寶雞縣撤縣設區后,虢鎮中學順利實現了校址搬遷。2004年,虢鎮中學躋身于“陜西省重點中學”之列。2006年,學校被陜西省教育廳命名為“陜西省標準化高中”。
六十年代中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郭沫若先生和著名書法家沈尹默先生先后為學校題寫了校牌。學校地處虢鎮東門,緊鄰西寶中線,交通便利,南瀕渭水,北倚周原,遠望秦嶺,環境優雅。學校占地面積110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綠化面積2.7萬平方米。校園內林木蔥蘢,綠草如茵;景石兀立,曲徑通幽;修竹搖曳,菊花含金;雕塑叩天,雪松迎客;梧桐招鳳,花團錦簇。書聲朗朗,朝氣勃勃,給人以美的享受,是讀書成才的理想園地。學校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完備的生活設施,辦公樓、教學樓、圖書實驗樓、運動場基本滿足教學之用。學生公寓樓、師生食堂、醫務室、浴室等各種生活服務設施一應俱全。近300臺電腦組成的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教學系統,形成了多網合一的數字化校園網。圖書館藏書13.2萬冊,閱覽室訂閱的報刊近二百種,可容納上百人同時閱讀。多媒體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可容納聽眾300多人,理化生實驗室和教學儀器均達到省級一類標準。學校文體設施齊備,擁有標準的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田徑場等運動場地,能充分滿足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學校擁有一支由名優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干組成的在寶雞市有影響的225人的教師隊伍,他們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經驗豐富、責任心強。225名教職工中,專任教師171名,其中中高級教師9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人,省市區級教學能手78人,曾獲省部級獎勵7人,市級獎勵88人,在職研究生22人。學校管理科學規范,廣大教師愛崗敬業,教研風氣日益濃厚,已有多名教師的近300篇論文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或獲獎。學校承擔了三項國家級教研項目試驗,均取得圓滿成功,一支學者型、科研型的教師隊伍已經形成。學校現有55個教學班,4000余名學生,已形成了獨特的“雙軌運行機制”和“雙重質量責任制”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嚴謹、文明、篤學、進取”的校風、“敬業愛生、博學善教、協作奉獻、求真創新”的教風、“尊師守紀、好學善思、勤奮刻苦、自強超越”的學風,學校以“教風正、學風濃、校風好、質量高”而享譽西府大地。
近三年,學校榮獲省級以上榮譽稱號24項,市級以上榮譽稱號26項,被公安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稱號,教育部授予“全國語文教改示范校”“全國特色教育學校”“全國校園文化系列活動優秀單位”稱號,省委省政府兩次授予“省級文明校園”稱號,省政府授予“園林式單位”“綠色文明示范單位”稱號,省總工會授予“模范職工之家”稱號,省愛衛辦授予“省級衛生示范單位”稱號,省教育廳授予“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陜西省科研興校明星學校”“陜西省普及中小學實驗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和“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二等獎”,省建設廳授予“節水型單位”稱號,省政府教育督導團評為“陜西省學校發展水平督導評估316工程先進集體”,團省委授予“陜西省五四紅旗團委”“中學共青團工作示范學校”稱號,省應急辦授予“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省教育學會命名為“陜西省中學校長研訓基地”“陜西省基礎教育質量工程實驗學校”稱號,獲寶雞市“普通高中學校發展水平評估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