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創建于1923年10月。前身是“私立北平中法大學附屬溫泉中學”。1924年,溫泉男中遷址北安河村西北環谷園。在男中原校址創辦“中法大學附屬溫泉女中”。1925年,李石曾在西山碧云寺內創辦“中法大學附屬西山中學”(男中)。1933年,西山中學并入溫泉中學。1937年三校合一,校名為“私立北平中法大學附屬西山溫泉中學”。1937年,溫泉女中遷至城內地安門大街吉祥寺。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了抗日戰爭。為學生安全起見,溫泉中學遷入北平城內。男中在東皇城根南鑼鼓巷炒豆胡同23號(女中宿舍)。女中在地安門大街吉祥寺。1938年,因拒絕參加日偽當局策動的“慶祝徐州陷落”的游行活動,被日偽當局勒令停辦。1945年抗戰勝利后,根據中國共產黨華北城工部的指示,學校于1947年在炒豆胡同原校址復校。北平解放后,隨著中法大學由華北高等教育委員會接收,改為國立大學,溫泉中學也改為公立。1949年9月18日,國立北平中法大學附屬溫泉中學正式遷回西山環谷園。1950年8月7日,改為中央重工業部職工子弟學校。1953年7月2日,學校移交給北京市教育局,校名改為“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2016年5月6日,加入北京市十一學校聯盟。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前,為私人管理,北平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1949年6月18日學校由華北人民政府企業部接管,1950年8月7日,學校由中央重工業部管理,1953年學校由北京市教育局管理,1958年,由海淀區領導,行政、人事均由區文教科管理。1960年,學校隸屬于海淀區文教局管理即現在的海淀區教育委員會管理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