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學校是雷鋒同志的母校。學校始創于1951年,1967年更名為“雷鋒學校”,1998年發展成為完全中學,2004年3月晉升為“湖南省重點中學”,后統一更名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2008年,成為長沙市教育局直屬的完全中學,是“全國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學校區位優勢明顯,地處長沙市“兩型社會”建設的大河西先導區位置,處于319國道與望城區雷高公路交匯處,緊鄰湖南省雷鋒紀念館和長沙市金洲大道。近十年來,在當地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學校總計投入資金6000萬元,新征土地133畝,完成了大量硬件設施建設。學校現有校園面積212畝、建筑面積近80000平方米,64個教學班,師生員工4000余人。英雄母校的建設與發展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1991年12月17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國家教委主任的李鐵映同志專程來校視察,對英雄母校的發展作出了重要指示并寄予厚望,還親筆題寫校名。時任湖南省副省長、現任湖南省委常委、紀委書記的許云昭同志多次到學校視察,并欣然題詞“弘揚雷鋒精神,爭創一流學校”。時任國家教委副主任的何東昌,教育部副部長王湛、陳小婭,湖南省委副書記文選德、湖南省委常委梅克保,湖南省副省長潘貴玉、唐之享等相繼來校指導工作。
學校有很多供學生自我發展和個性培養的平臺,校園電視臺、廣播站、青年志愿隊、《新蕾》文學社、科技小組、舞蹈訓練隊、環衛協會、街舞社、學科競賽小組等各種學生社團活躍在校園中,學校定期開展體育文化藝術節、教育科技節等活動,鍛煉
2007、2008年學校科技作品參加市級以上競賽,獲得市級一等獎2個,省級獎2個,國家級獎3個。是“全國學雷鋒先進集體”、“第三屆中國集體雷鋒”、“湖南省雷鋒精神教育基地”、“長沙市學雷鋒最佳集體”、“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長沙市文明標兵單位”、 “全國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科技教育實驗基地”、“湖南省科技活動先進單位”、“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動示范基地”、“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綠色學校”,2009年起成為“全國百所特色項目學校”。2018年3月,正式被長沙市教育局認定為“長沙市中小學校德育工作項目化管理首批示范單位”。2018年6月,被省體育局、教育廳評為“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校”。2018年11月23至27日,長沙市雷鋒學校參加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的2018年全國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高中組獲得二等獎和專項獎;初中組也斬獲三等獎;且學校在此次活動中被評為特色單位。2021年3月,被評為首批湖南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首先,學校十分注重師資隊伍建設,造就了一支學歷合格、結構合理、理念先進的現代化教師隊伍。有35人接受過研究生課程教育,教師年齡結構、職稱結構科學,國家級、省級、市級骨干教師層次結構合理。其次,學校堅持用雷鋒精神育人,形成以“雷鋒精神”為核心的德育特色,注重以“學雷鋒活動”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有學雷鋒展室、雷鋒教室、學雷鋒成果室為主體的校內德育基地。承擔的省級課題“構建系統工程,求實創新學雷鋒”獲省市獎勵,并主編了《當代雷鋒》雜志。2003年湖南省德育工作年會暨現場經驗交流會、全國軍民第八次學雷鋒經驗交流會在學校成功舉行。2009年學校成功申報教育部“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雷鋒精神的傳承與學校特色德育構建的實踐與研究》,學校由此成為“全國百所特色項目學校”。長期以來,學校確立了“用雷鋒精神興校育人”的辦學理念,堅持興校為民,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價值追求;育人為國,以培養一代代新時期的“雷鋒”為教育職責,并確立了“學雷鋒,做傳人”的校訓,形成了“團結、務實、勤奮、創新”的校風和“博學、求真、向上”的學風,為學校的科學和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音樂、體育、美術小門類特長生培訓是學校辦學的另一大特色,在過去的四屆高考中,為各高等院校輸送了400多名藝體新生,每年高考上線率都位居全省先進行列,嚴帥、袁露、單樂濤、曹思遷、劉珍、羅濤等同學分別考入北京體育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鄭州大學等重點大學深造。
雷鋒學校擁有國際田聯標準的塑膠運動場、足球場(2009年曾承辦第十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2012年曾承辦湖南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長沙市中小學生陽光運動會和長沙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能承當籃球甲A比賽的高規格的體藝館,功能齊全的科學館,現代化氣息濃郁的圖書館,設施完備,整潔溫馨的食堂、寢室,能容納4000名學生活動、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