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縣涪陽中學位于諾水河畔的銀耳故里、國家級小城鎮――涪陽鎮,南距通江縣城28公里,北距諾水河風景區50公里。學校始創于1954年,當時為附屬初中。招收學生僅110人,兩個班級,7名教職工,部分課程由涪陽小學教師兼任,校舍極其簡陋,只有幾間破舊的瓦房。2002年起,學校與時俱進,跨入了高速發展快車道,先后修建了現代化的學生公寓樓、膳食中心、新校門,并完善相關配套設施,辦學條件得到根本改變。
涪陽中學辦學成績
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學化的管理體系,培養出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創造了顯著的教育教學成績。2005年被巴中市教育局授予“二OO五年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十強學校”稱號。2006年高考綜合排名繼續穩居全縣農村高完中第一,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而2007年的高考又再創新高,超額完成任務,上線學生的數量和質量都穩居農村高完中第一。2008年高考,各類本科上線76人,重點本科2人,取得了我縣農村高完中歷史以來的最好成績,其中文理科33人,藝體職43人。2009年高考再創新高,各類本科上線88人,重點本科上線3人,其中文理科25人,藝體職63人,連續6年遙居農村高完中第一。
涪陽中學辦學條件
經過幾代涪中人的不懈努力,校園環境優美,配套完善,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理想環境。校園占地面積達19878平方米,建筑面積32451平方米。配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等現代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和音樂室、美術室、舞蹈房等藝體教育場所。教學大樓寬敞明亮;學生公寓樓配套設施齊全,整潔衛生;現代化的膳食中心同時可容納3000人就餐,環境優雅,安全衛生,刷卡消費,管理規范,澡堂、洗衣房、理發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學校有南北兩個運動場,功能分區,寬大整潔。新式校門投入使用后,成為學校硬件建設的畫龍點睛之筆,監控系統也為學校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雙火眼金睛。
涪陽中學管理體制
在管理上,隨著學校常規管理條例、各職能部門職責與分工協作規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及考核辦法、請銷假制度、公共衛生制度、教職工“一崗雙責”紀律規定、教學管理實施細則、安全管理條例、后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考核辦法的相繼出臺,實現了學校的管理有據可依,教職工的工作有章可循。一個“有利于教學質量提高,有利于調動教職工積極性,有利于創建優良的校園環境,有利于學校發展”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優化。學校管理也逐漸由守業管理向創業管理轉變,由傳統經驗管理向現代科學管理轉變,由權力管理向能力管理轉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涪陽中學將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發揚“艱苦奮斗、永爭第一”的精神,促進學校又好又快發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著力打造名副其實的“銀耳之鄉”教育奇葩。
涪陽中學師資隊伍
學校在編教職工203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中學高級教師31人,中學一級教師76人,有56個教學班,學生4400多人。學校老中青教師結構比例合理,具有優良的團隊合作精神。學校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措施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同時加大校本培訓力度,實行教師互聽互評,領導推門聽課,教學常規周檢制度,切實提高教師素質,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質量。其中,學校把培養年輕骨干教師和干部作為培訓的側重點,提供學習機會,給予發展平臺,激發工作熱情。培養了一大批管理干部和業務骨干,培養的副校級干部和中層干部達20多人,成為學校管理的中堅力量,確保了學校發展的后勁。近年來,我校中青年教師參加省市縣各級業務競賽,屢獲殊榮,高考捷報頻傳,屢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