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第一中學創建于1907年,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西山鎮城東街,原名“桂平中學堂”, 1994年撤縣建市改稱桂平市第一中學,2001年被確定為“貴港市示范高中”,2001年7月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批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批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項建設學校”,享受省級重點中學的一切待遇,面向全市招收高中新生。
學校占地約4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2276平方米,5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200多人。
教職員工264人,其中專任教師253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68人,碩士學位5人、研究生學歷22人;現任黨總支部書記、校長姚波,副校長5人,中層領導14人。
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校訓是“讀書、明理、做人、成才”,辦學理念是 “傳承創新,追求卓越” ,辦學目標是“讓每一位學生都成人、成才、成功”,2018年提出“制度治校、質量立校、特色強校、文化興校” 辦學方略和“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堅持“以師生持續和諧發展”這一中心,挖掘建設“厚重的學堂教育和豐厚的紅色基因”兩種特色文化,依靠“教師團隊發展、學生家長配合、上級社會各界支持”三方力量,打造“更有人文底蘊、更有顯著成績、更有鮮明特色、更有優美環境”示范高中升級版),培養具有 “志存高遠,責任擔當,知純行正,追求紅色氣質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校黨組織抓好“黨建質量年”和“星級化管理”,深入開展“兩學一做”主題教育。行政班子在黨總支領導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狠抓高中管理常規,依法治校治教,凝心聚力謀發展。堅持德育為首,提高德育實效性。深化創建平安文明校園和“五好”關工委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并逐漸形成紅色文化“八個一”特色育人活動系列。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青年教師“1369”培養工程、師徒結對“青藍工程”。楊華錦老師入選廣西基礎教育名師青藍工程培養對象,5人參加了貴港市名校長助力工程和骨干教師領雁工程培訓活動,9人參加桂平市第三批C類骨干教師培訓活動結業,派出300多人次教師到區內外考察學習和參加研討會。
桂平市一中近3年高考成績位居全區同類學校第一,一本上線2016年383人、2017年325人、2018年296人。2018年榮獲貴港市高中教學質量二等獎、桂平市高中教學質量一等獎,高考學科都獲貴港市高中優秀教研組獎, 58人次分別獲貴港市高中教學質量管理和學科先進個人獎。學科競賽大放異彩。36人參加第六屆“求學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決賽獲獎;5人參加首屆全國中學生國學大賽總決賽獲獎;22人參加第24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初賽獲獎、2人獲復賽資格;5人參加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榮獲三等獎;141人參加第26屆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獲獎。教育科研喜獲佳績。15個課題通過區、地市級結題驗收,10個課題獲得立項,其中課題《貧困地區學校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打造校園文化的路徑及實踐研究》獲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立項,張路昕老師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獲教育部表彰;李金老師參加首屆全國行知教育課例大會獲優秀課例獎;韋云鐘老師參加貴港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深度融合優秀課例獲特等獎并代表貴港參加區級課例展示;游錦波、潘思杏等6人撰寫的論文在廣西陶行知研究會年度教育科學論文評比中獲獎。
21世紀初來到學校參觀、考察的有全國20多個省區超千所學校,還有美國、澳大利亞、英國、越南和中國香港地區的專家、教授,學校還定期邀請外籍教師到校與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流。學校領導、教師也到過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越南、俄羅斯、中國香港地區訪問、交流, 與國際教育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