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聚德中學簡介
廣州市聚德中學位于赤崗大塘聚德花苑內,是住宅小區配套公辦學校(占地12000平方米),原名是廣州市新龍中學。學校師生多年來同心協力,不斷進取,構建激勵發展教育模式,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今日的聚德中學已成為一所具有鮮明特色、辦學水平較高的區一級學校。 高水平的教學 學校的師資,教師具有高素質的教學能力與敬業愛生的高尚情操。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學生在省市乃至全國的各類競賽中屢屢獲獎;每年都有15%左右的學生考入省市重點中學及省市一級學校;學校多次獲得畢業班工作的一、二、三等獎,曾被評為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現代化的設施 學校的設施設備,現代化程度高。擁有大型的學生電腦室、教師的課件制作室、多功能的語音實驗室、計算機多媒體電化教學室、八個計算機多媒體電教平臺、物理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化學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勞技室、地理園、生物園等現代化的專用教室與園地。另外,學校還擁有200米的全新塑膠跑道、四個籃球場、兩個排球場與四個羽毛球場等寬闊的活動場地。
優美的環境 除了座擁小區本身的優美環境外,學校內部綠化率達到100%。這里綠草如茵、綠木成林、鳥語花香、校園文化氛圍濃郁;更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開設了校園心語室,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心理環境。 廣闊的前景 學校得到了區教育局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全校的干部與師生團結一致,共同奮斗;已經通過了海珠區一級學校的評估,成為區一級學校。聚德中學在不停進取,在不斷進步,前景不斷開闊。現正在向市一級學校的目標奮勇前進!
廣州聚德中學師資
聚德中學于2003年升級為海珠區東部的第一所市一級學校。為實現全區教育均衡發展的戰略,海珠區教育局決定把聚德中學打造成東部學校的旗幟和窗口學校。學校領導班子于2005年全部更新,原在5中任職的陳建端同志專任教師學歷統計表調任該校任校長。新一屆班子堅持依法辦學、從嚴治校、嚴謹治教,雖然學生負擔加重了,但加強了師資隊伍的建設,學校的教育教學得到了全面發展,教學質量也隨之穩步上升,學校的聲譽大大提高。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一支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教師隊伍,學歷達標率為100%。有近二十名教師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省骨干教師培訓、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出國培訓等。
該校獲得市、區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區先進勞動者、優秀德育工作者、學科奉獻獎、記功或嘉獎等榮譽的教師已達50人次。該校教師在全國、省、市、區一級的競賽中屢屢獲獎。參加廣州市數學青年教師解題比賽,有2人次獲得一等獎,6人次獲得三等獎,有老師被聘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二級教練員及“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教練員。教師參加海珠區兩屆中學教師“明珠杯”教學比賽,獲獎率達100%;有兩位英語教師經市選拔派送到英國參加培訓。如今學校全體教職工正團結一心,奮勇拼搏,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努力將聚德中學打造成海珠區東部優質學校
廣州聚德中學辦學成果
多年來學生違法犯罪率為0,非正常輟學率為0 。在廣州市初中升學考試中,每年考入省市重點中學的學生逐年上升。學校多年連續獲得畢業班工作一、二等獎,還被評為市教育系統文明單位、廣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級單位、市人防教育先進單位、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市無吸煙單位、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海珠區愛國衛生運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先進單位、海珠地區交通安全工作先進集體、海珠區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學校、廣州市安全文明校園等。2006年劉文如同學在近12萬名考生中排名第51,考入華師附中;當年全校上華附分數線的有11人,有3人次獲物理單科狀元,1人次獲政治單狀元,單是考上6中的學生就有21人。
2007屆畢業生鄧嘉儀同學獲得732分的高分,與廣州市最高分僅相差24分;700分以上的有5人,550分以上的人數達50%。2008年中考,總分700分以上的同學達39人,總分550分以上人數近58%。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三年來共有600多人次學生獲獎。參加“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每年必有斬獲,其中,在2008年,黃文謙同學獲決賽三等獎,是當年海珠區公立學校中唯一獲獎者。邢政同學參加廣州市環保征文比賽也獲得了海珠區唯一一個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