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始建于1958年,原為淮北礦務局中學,2005年更為今名,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學校曾被評為全國教育質量管理示范性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示范家長學校、全國毒品預防“6.27工程示范校”、 安徽省工會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五四紅旗團委、淮北市“平安校園”。學校自2011年8月搬遷至新校區,占地面積300畝,總建筑面積10萬多平方米。現有100個教學班,教職工408人,學生近5000人。
安徽省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的前身是淮北局中,原名全稱是淮北礦業集團公司中學簡稱淮北局中。它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始建于1958年,2011年8月搬遷至新校區。 近幾年來學校發展迅速,辦學成果顯著,高考升學率連年攀升,尤以本科入學人數的迅速增長令人刮目相看,1999年~2004年,分別為91人、157人、318人、408人、447和633人,特別是在2004年的高考中,有65人高考成績超過600分,并獲本市高考的語文、數學、理科綜合單科成績第一。
學校教學設施齊全,雙向交互教學系統連接到所有教室,教室里電視、廣播設施齊全。學校建有校園網絡,擁有電腦610多臺,每臺電腦都可以登錄英特網。網絡教室4間,音像資料、計算機教學軟件的數量和種類能滿足教學需要。學校建有多媒體教室39個、天文臺一座、電視接收系統1套和校校通遠程教育接收系統1套,各教師辦公室均配備了微機,學生電子閱覽室正在實施之中。學校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的教學環境逐步形成,能滿足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需要。
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建城史4000多年的國家園林城市淮北市相山區內,是淮北市開辦最早的一所學校,原名淮北礦務局中學,2003年評為省示范高中,2004年從企業移交到地方政府,2005年更名為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
“樂學、勤學、善學、博學”的學風使該校高考成績連年攀升。2006年高考錄取本科以上713人(張漢良同學獲淮北市文科狀元,安徽省第二名;張晶晶同學獲淮北理科應屆第二名);2007年高考錄取本科以上865人(全市理科前三名該校占二人,曹赟同學以670分的優異成績奪得07屆理科狀元,張雅靜同學以669分緊隨其后,李劼同學以603分獲淮北市文科第二名);2008年高考錄取本科以上973人(其中一本以上251人,二本以上801人,600分以上47人,全市理科前六名該校占三名,文科語文、數學、英語高考平均分均為淮北市第一名)。2010年高考張思峰同學奪得淮北市文科狀元。
近幾年,學校從辦精品高中的宗旨出發,加強奧賽輔導,給學有所長的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馳騁空間,僅2008年就有8人次獲省二等獎、28人次獲得省三等獎的好成績。學校特別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近幾年來在科技創新大賽中也是紛紛獲獎:2007年獲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省一等獎(全國三等獎)1個、省三等獎3個;2008年獲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省一等獎(全國三等獎)1個、省二等獎2個、省三等獎3個,安徽省青少年科技論壇省一等獎1個、省二等獎1個;2009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大賽中,淮北市共有12個項目參賽,該校占11個且全部獲獎,其中獲二等獎4個、三等獎7個,是全省獲獎項目最多的學校,獲省電腦制作機器人競賽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另有兩名同學獲淮北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在省第九屆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機器人競賽活動中,該校獲省二、三等獎各1個,這也是高中機器人項目在淮北市的首次突破。這些成績將為大勢所趨的高校自主招生加大法碼,僅2009年學校就有八名同學獲得高校自主選拔錄取資格,他們將享受不同程度的加分或達一本線即可直接錄取的待遇。
學校2000年和清華大學共建“風帆計劃”實驗基地,2002年和澳大利亞麥克勞德學校結為友好學校,學生文學刊物《竹笛之聲》獲安徽省首屆中學校報??u比第一名,在各項體育、藝術比賽中紛紛奪魁,依托“三節”開展的系列活動初具規模,校內四十多個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大大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給有各種特長的同學一個展示才能的平臺,這一切均體現學校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學校培養了淮北市第一位全國三好學生郝蕩、淮北市第一位科大少年班學生高君安和許許多多碩士、博士、人民公仆、企業家、學者和教授……
校模擬聯合國協會成立于2009年4月,由校胡曉蕾老師發起,在校領導機構的大力支持和蔚藍國際模擬聯合國教育公司協助下建立。“模擬聯合國”是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提出建立的青年活動組織,幾年后便正式在美國哈佛大學扎下了根基,擁有了專門的組織機構。它以仿照聯合國大會及相關的國際組織,依據其運作方式和議事原則,圍繞國際上的熱點問題召開的會議。在模擬聯合國大會中,與會青年需要代表不同的國家,針對各種國際事務,進行游說、結盟、抗辯,盡到自己作為相應國家外交官的責任,并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文件寫作能力、實務辨析能力、戰略規劃能力、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等等。校模擬聯合國協會自成立以來,便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中國模擬聯合國世界的競爭世界中,并逐漸有計劃地把視野越放越遠。至2010年底,校模擬聯合國協會就已經派出了超過30名成員,參加了蔚藍國際2009模擬聯合國全國會議、哈佛大學2010中國模擬聯合國分會和蔚藍國際五校聯盟EXPO2010模擬聯合國大會,奪得了一個“最佳代表獎”,兩個“榮譽提名獎”和一個“最佳立場文件獎”,在2011年安徽省首屆模擬聯合國大會上,我校代表喜獲6個個人獎項和一個團體獎項,其中,中文委員會的劉須龍同學獲得“杰出代表獎”,英文委員會的楊譯名同學獲得“最佳風采獎”,我校獲得“最佳組織獎”,成為安徽模聯會議2個最佳組織方之一,拿到了2011年復旦模聯的通行證,也順利通過了北京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的學校申請,將會參加2012的北大模聯會議。
該校現有教學班109個。高一年級36個班,高二年級39個班,高三年級34個班。為了盡可能的營建出特色濃厚的校園文化,學校從兩個結合入手來抓校風建設,政教處以“三個節”為主線來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德育工作和課堂教學工作和法制教育的結合,以及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和“風帆計劃”(與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合創)的開展與實施,不僅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而且促進了良好校風、教風和學風的形成,同時也把不少學生引進了藝術的大門,最近幾年已有數十名學生考入北京廣播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天津藝術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及部隊藝術院團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
該校十分重視教職工隊伍的建設,上個世紀80年代初原礦務局為了辦一所重點中學,曾在礦區選調了一批骨干教師加強局中的辦學力量,大大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近幾年,該校又提出了“辦名校、推名師、育英才”的辦學口號,在引進教師的問題上嚴把關、精挑選,在教師培訓上我們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重視校本培訓,堅持高要求、嚴訓練,師資水平迅速地得到了提高。 學?,F有有教職工427人,教師平均年齡僅34歲。該校教職工具有高級職稱資格的110人,具有中級職稱資格的55人。具有初級職稱資格的65人,工人11人。 近幾年該校教師教學成果顯著,有20多位教師在礦區、市、省及國家級教學競賽中獲獎,劉勝武老師獲省教壇新星語文課大獎第一名、徐英柏獲省教壇新星政治學科比賽第一名、青年教師胡曉蕾在省英語優質課大賽中獲第一名,代表安徽省參加全國優質課大賽榮獲二等獎。該?,F有省特級教師兩名,省教壇新星兩名、市教壇新星五名、礦區名師兩名、礦區教壇新星五名。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很高,每年都有20多篇教學論文在省以上刊物發表。
在學校干部隊伍的建設上,本著高效、精干、的原則,現校領導班子有14人組成。其中校級領導三人:校長、后勤副校長和調研員各1人;中層干部11人:7名正科、4名副科,分別為工會正副主席、辦公室正副主任、政工科正副科長、團委書記(兼政教處主任)、教科室正副主任、教務主任、總務主任等?,F所有校領導都是師范院校畢業且從教學一線選拔上來的。領導班子中有12人為大學本科學歷、2人為大專學歷,平均年齡約44歲。所任學科分布在語、數、外、理、化、生、政、史等學科。
現在該校已從企業脫離出來,正式移交市教育局統管,他們要繼續保持和發揚優良傳統,在思想、制度、工作等方面積極做好新舊對接,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等方面要做到與時俱進,盡快融入全市教育的大環境中去,爭取早日跨入安徽省一流示范高中的行列。
2009年動工興建新校區?;幢笔袑嶒灨咧行滦^建設被列為2009年全市“雙百工程”,新校址位于躍進河以南、相山路以西,占地300畝,建筑面積90000平方米,計劃投資2.3億元。新校區建成后,建筑面積將比老校區增加4倍,在校生規模將從現在的3000人增加到6000人。計劃于2011年9月投入使用,屆時,一所省內一流、高標準建設的現代化學校將展現在市民面前,更好服務于社會,造福于淮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