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學,始建于1981年。原名合肥市義興初級中學,同黃鎮(zhèn)附中。1983年12月更名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學。2003年、2010年先后與安凱學校、黃鎮(zhèn)小學整合。是安徽省電教一類達標學校、安徽省信息技術教育示范學校。截至2023年11月,在編在職教職工87人,其中高級職稱14人,中級職稱35人。有學生近1700人。
學校前身為1981年11月3日合肥市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合肥市義興初級中學”,隨后原“黃鎮(zhèn)附中”并入。1982年正式招生。1983年12月5日更名為“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學”,2003年7月28日,與原安凱學校整合成現(xiàn)在的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學,成為九年一貫制的學校。2010年8月與原黃鎮(zhèn)小學整合。2003年,撤安凱集團子弟學校,并入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學,成立九年一貫制學校;2010年,撤合肥市黃鎮(zhèn)小學,并入合肥市五十六中學小學部。
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學坐落在合肥市東南美麗的淝河之濱,學校東、西校區(qū)占地五十八點七畝,建筑面積約八千平方米。綠化率達到50%以上。學校擁有一幢歐式風格、設計合理、設施齊全,建筑面積達三千四百六十平方米的現(xiàn)代化綜合大樓;擁有一個標準化的微機室并已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一個可容納二百多人的多媒體多功能階梯教室,兩個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每個教室都有常規(guī)電教設備,有標準化的物理、生化實驗室各一個;有圖書閱覽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
學校在職教師七十四人,學歷合格率最多在百分之六十左右,一些老教師可以保證。截至2023年11月,有在編在職教職工87人(教師86人,工人1人);女教師60人,男教師26人;平均年齡39歲。研究生7人,本科66人,專科13人;高級職稱14人,中級職稱35人,初級職稱37人。
近年來,該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逐步提高,已為國家培養(yǎng)了近六千名畢業(yè)生。其中有多人考入重點高中、有后來升入重點大學或獲得研究生學位、出國留學工作的優(yōu)秀人才。四百多名學生在市級以上各級各類學科競賽評比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藝術教育花開校園,一百多名學生考入高一級藝術體育專業(yè)學校。
多年來五十六中的發(fā)展、壯大得到了省、市、區(qū)領導和社會各界及家長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學作為“安徽省電教一類達標學校”、“安徽省信息技術教育示范學校”、“合肥市先進單位”、“合肥市德育先進集體”,、“合肥市先進集體”、“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園”、“合肥市愛國主義示范學校”、 “合肥市優(yōu)秀示范團校”、“合肥市郊區(qū)文明單位”、“合肥市郊區(qū)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合肥市綠色校園”、“合肥市禁煙控煙先進單位”、“合肥市無煙學校”、“合肥市優(yōu)秀示范團校”,得到了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和家長的充分認可。目前,學校正在積極申報合肥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積極創(chuàng)建合肥市“平安校園”,積極迎接區(qū)教育局督導室和教研室對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學的教學督導工作和特色示范學校檢查驗收工作。新課程改革又給學校的發(fā)展帶來了新動力,以信息化推動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已形成了良好教學環(huán)境。學校先后被確定為“全國校園足球示范學校”、“全國中語會閱讀推廣項目實驗學校”等。學校先后被授予“安徽省電教一類達標學校”、“安徽省信息技術教育示范學校”、“合肥市先進集體”、“合肥市綠色學校”、“合肥市平安校園”、“合肥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合肥市花園式學校”、“合肥市包河區(qū)特色學校”“包河區(qū)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同時,五十六中還是“安徽大學中文系學生實習基地”等。
學校以“學習改變命運,教育改變中國”為己任,以“讓每一個學生全面、主動、快樂地發(fā)展”為宗旨,以“以德立校、依法治校、以名師強校、以科研興校”為方略。在教師中實行崗位責任制、結構工資制、工作考核制;對學生嚴格管理、熱情激勵,使其“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以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為主體的文體活動豐富了師生的課余生活。學生安心、家長放心、教師舒心。學校尊崇“愛國、民主、科學、奉獻”的校訓, 恪守“愛生、敬業(yè)、求真、創(chuàng)新”的教風, “規(guī)范+特色”的辦學之路,以“讓每一個學生全面、主動、快樂的發(fā)展”為宗旨,使其“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以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為主體的文體活動,豐富了師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教師舒心,學校良好的政治空氣、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教風與學風所形成的軟環(huán)境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了保證。目前五十六中正處于進一步發(fā)展的最佳時機和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