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英橋國際學校概況
江陰市英橋國際學校新辦于2007年7月,是應江陰市教育的國際化需求而生,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出國留學為一體,現有學生(包括外國學生)共一千多名,教職工一百多名。學校地處江陰市臨港新城,交通便利,視界開闊,環境優美,設施先進。
校名“英橋”,是取英文“Enjoy”(“快樂”、“享受”)的譯音;同時還蘊涵培育精英、走向世界之意。學校是中央教科所附屬學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國際與價值教育實驗學校,中國國際教育交流中心“馬可波羅”項目執行學校,江蘇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實驗學校。
江陰英橋國際學校辦學方針
學校秉承并發揚原華士實驗教育集團百年人文精神。在名譽校長吳辰、校長夏青峰帶領下,已形成了以“名、特、優”教師為骨干的教師團隊。學校著力于構建包括德育、學科、藝術、體育、科技等五大類校本課程體系。在人才的培養上,注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并以“社團活動”等為載體,增強學生的現代公民意識,培育他們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
學校不斷走出國際化、多元化特色發展之路。相繼與新加坡、日本、韓國、加拿大、英國、美國等國家建立了校際交流和合作辦學的關系,并通過國外課程引入、外籍教師評聘、口語等級測試和“個性化”輔導等措施,不斷強化外語教學,積極培育學生的國際視野與世界胸懷。學校還掛牌成立了“江陰市服務外包學校”,拓展了教育發展空間,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
“讓校園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讓師生成長為“優秀的世界公民和永遠的中國人”是英橋國際學校孜孜不倦的追求。
江陰英橋國際學校組織考核
認真組織考核是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嚴格執行考試規定,科學有效地組織考核,切實發揮考核評價的發展和激勵作用。
1.各學科考核以隨堂考查為主,主要學科每學期只進行期中、期末考試,教導處將不定期的進行階段抽測。
2.每一單元的水平測試,要緊扣具體的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命題,防止隨意性。審卷人應為教研組組長。期末考試的命題應在教導處的指導下,教研組配合做好命題工作。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命題,不出怪題和偏題,試卷難易適度,應測量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審卷人應為教導處相關人員。
3.教師及時記錄各單元和期末考試成績,做好試卷分析,做好學生成績評定工作,要增強考核、評定的教育功能,要努力克服負面效應。讓學生通過評價,自覺地總結、回顧,發揚優點,克服缺點,把每一次測試變成前進的動力。
4.除書面考試外,要重視對學生聽說讀寫和動手操作等多種形式的考核。
5.組織好上級部門的各項調研考試和畢業考試,力爭各項指標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