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一中始建于1942年,其前身系著名經濟學家李劍農先生為紀念愛國名將蔡鍔、弘揚建功立業的民族豪情,而在桃花坪督導創辦的松坡中學,1942年10月26日,正式開學,招收新生兩個班;1980年升格為湖南省首批重點中學;2004年被確定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
校址幾經遷徙。1944年9月,遷至馬坪周家祠堂;1944年10月,又遷至六都寨桃花村院子;1945年3月,遷至桐木橋,借劉富公祠為臨時校址;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學校遷回桃花坪原址。
校名數次更易。1951年8月,學校由私立改為公立,改名為“隆回縣立初級中學”;1952年9月,學校改名為“湖南省隆回縣第一初級中學”;1956年下學期,學校更名為“湖南省隆回縣第一中學”,開始招收高中新生。
學校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地處湘西南腹地——人杰地靈的魏源故里,風景秀麗的赧水河畔,毗鄰320國道。學校占地面積107384.4平方米,建筑面積92761平方米,校園內道路平整,松柏疊翠,桃李爭妍,書聲瑯瑯,更有亭臺樓閣,青草花圃,和諧相映,風景秀麗,如詩如畫,為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殿堂。學校現有教學班級81個,在校學生5080人。
學校教學設施日臻完善。學校建有高標準的體藝館、信息大樓、學生公寓和教學大樓;在每一間寢室都可洗熱水淋浴;建有400米高標準塑膠田徑場,圖書館、閱覽室增添圖書達23.84萬冊;建有200兆獨享光纖互聯網,有4個機房共300余臺計算機,400個信息終端的校園網絡系統和校園廣播;共有8個網絡管理模塊,電子監控系統每天能24小時監控校園每個角落;多媒體、廣播、電視、網絡、電子監控已進入每一間教室。
學校以“名師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現有教職工312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133人,國家級骨干教師3人,省級骨干教師18人,縣級以上中青年專家、學科帶頭人46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32人。學校校長趙旭紅被評為“中國創新教育杰出校長”。
一年來,學校有陳華堂被評為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楊能榮被評為湖南省特級教師,劉燁榮獲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何石平被評為邵陽市勞動模范。在各級各類教學比武或競賽中,有劉燁、秦瑛、陽奎、劉芳等4位老師獲教學比武省級獎勵;有楊能榮等老師的課例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獲評“省級優課”,陳鵬軍等4位老師執教的課例獲評“市級優課”;在湖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在線集體備課大賽中,有12個團隊分獲省級一二三等獎;在邵陽市中小學優質視頻課和微型課教學評比中,有范青華、江澄、高海英、黎秋琴、蔣權森等10位老師獲獎;有熊澤鵬、寧志勇、王豐、劉小美、范海花等22位老師在縣學科教學比武、說課競賽和英語演講比賽中獲一二等獎。
學校堅持“為學生健康成長導航”的辦學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開展以“立德、立志、立言、立行”為內容的“四立教育”,落實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學習、高品質生活的德育目標。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強中學”“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社會實踐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先進單位”“湖南省課改樣板校”“湖南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現代化技術教育實驗學校”“湖南省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湖南省模范職工之家”等上百余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學校辦學經驗曾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網、《湖南日報》《湖南教育》等多家媒體和網站報道。
登高望遠天地闊,縱橫捭闔自從容。八十年,看試翼雛鷹高翔云端,站在新時代的起點,在松坡園這片教育熱土,勵精圖治、銳意改革的領導班子,激情澎湃、求真務實的教師團隊,求知若渴、奮發有為的莘莘學子,正飽蘸激情,瀉赧水入胸,用如椽巨筆展青天作紙,持續揮寫著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
隆回一中怎么樣、好不好,大家可以通過獲取學校獲得的榮譽、辦學、宿舍條件、報讀優勢以及專業體系等信息來全面的了解,通過邦博
隆回一中地處湘西南腹地隆回縣城的中心,是歷史古城寶慶(邵陽市)和武崗的中間站,毗鄰320國道。乘車路線主要為:公共交通;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