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縣第一中學簡介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始建于1944年,初名“民樂縣初級中學”,1949年解放后,改稱“甘肅省民樂縣初級中學”,1958年春,更名為“民樂縣第一中學”,1959年秋增設高中班,成為民樂縣第一所完全中學。1995年學校停止初中招生,擴大高中招生名額,由完全中學向高級中學過渡,1997年過渡為以升學預備教育為主要目標的高級中學。2000年被甘肅省教育廳命名為“甘肅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是甘肅省首批1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唯一一所縣級中學。2005年又以優異成績通過了示范性高中復評,并受到了省教育廳的表彰獎勵。
民樂縣第一中學辦學理念
近年來,為了適應未來教育的發展,努力探索一條經濟欠發達地區爭創一流高中教育質量的辦學之路,學校制定了民樂一中近期目標與五年規劃,把培養主動學習、實踐創新、具備科學精神和人文理想的高素質人才,作為辦學的最高理念,把辦學目標定位在“管理科學化、設備現代化、隊伍高水平、質量創一流”的較高層次上,瞄準全國高中教育發展新目標,高標準、高起點狠抓學校軟硬件建設,學校管理及教育、教學、科研、后勤服務等各方面工作步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快、成效最顯著的時期。
民樂縣第一中學校園環境
祁連山下,洪水河畔,閃耀著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里有古老的三臺閣,百年風雨,百年滄桑,積淀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這里有四季常青的松柏,默默凝聚著教師辛勞的身影;這里有茵茵芳草,象征著二千學子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如詩如畫的校園,幽靜美麗的環境,書聲朗朗的學習氛圍,和諧自然的人文氣息。她始建于1944年5月,1958年定名為“民樂縣第一中學”。學校整修了三臺閣,新建了兩個文化長廊,種植草坪7700㎡,栽種各種風景樹1000多株,校園硬化和綠化面積分別達到10849㎡和8400㎡。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井然有序,校園面貌煥然一新。
民樂縣第一中學辦學條件
切實改善辦學條件,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物質保證,而一流的教育質量需要一流的教學設施。近年來,學校在保證政府投入的前提下,多渠道籌措資金一千多萬元,大幅度改善了辦學條件,新建了學生宿舍樓、綜合實驗樓,建成了有400m環形跑道的標準體育場,充實了體育器材、實驗儀器等基礎設施,辦學條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1999年以來,抓住創辦“全省示范性高中”的機遇,購置了大量教學設備,較高標準配備了7個實驗室、2個微機室(586以上微機62臺,并具有聯網功能)、1個語音室(內裝服務器一臺,YD—868語音機64座)、31個活動語音室和1個電教室(內裝進口多媒體液晶投影機一臺、國產高檔實物展示臺一臺及微機、VCD等附屬設施)。一座教師電子備課室,建成了因特網、遠程教育衛星傳輸網、局域網“三網合一”的現代化教育網絡,初步實現了教學設備的現代化,為學校進一步改革和發展增添了后勁。
民樂縣第一中學管理機制
教育事業是人的事業,只有充分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學生刻苦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民樂一中領導班子堅定不移地把教職工當作改革的主體,以人為本,堅持從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實行民主管理,把全體教職工的利益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辦學整體目標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把全校教職工的注意力凝聚到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上,創造了一種精神愉快、關系和諧的工作氛圍,使廣大教師能夠在理念上、行動上愿意奉獻并且能夠奉獻,從而形成了自覺奉獻的動力機制。
民樂縣第一中學教學成果
建校以來,民樂縣第一中學培養了高初中畢業生3萬多人,向各類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3500多人,尤其自1996年以來,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臺階,連年居全區第一。相繼敲開了清華、北大、復旦、南開等名牌大學之門,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學生參加普通高中畢業會考各科一次通過合格率和優良率分別達到98%和71%。畢業生體育合格率達99%,體育達標率90%以上。兩次被國家體委命名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兩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甘肅省示范性高中”稱號;多次受到省、地、縣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