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縣潼陽中學 創辦于1999年7月,是蘇北地區民辦教育的先行者、全縣第一所民辦完全中學,江蘇省三星級普通高中。學校位于沭陽縣人民政府東南500米臨安路與昆山路交匯處,占地90余畝。校園建筑面積50000余平方米,固定資產6000余萬元。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雅,遠離鬧市區,教育教學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完全達到校安工程、教育現代化標準要求,是讀書求學的一方凈土。
潼陽中學自創辦以來,秉承“依法治校、以德治教、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以“創辦現代化、規范化、精品型一流完中”為辦學目標,以“讓潼陽學子個個成人、人人成材”為辦學宗旨,恪守“為成功的人生作準備”的校訓以及“待學生如子女,育英才為己任”的師訓,弘揚“和諧、求實、開拓”的校風,實施“專家治校、名師任教”戰略,堅持教學改革與教學常規兩手抓,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社會聲譽日益提高。辦學以來一直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采取“兩手抓” (一手抓文化課教學,一手抓藝體特色建設)、“三步走” (以特色發展為抓手:高一廣泛培養興趣,高二組織專業教學,高三強化專業輔導)策略,發揮師生特長,挖掘辦學潛力,實施素質教育,逐步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音樂、美術、體育、傳媒、書法、文學社),培養多層次、多類型的復合型人材;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培養“身心健康、行為文明、志向遠大、學業有成”的新一代潼陽人,為成功的人生做準備;學校十分注重塑造優良校園文化,積極打造“雙擁文化”和“紅色文化”,營造“文學校園”。校內建筑大氣磅礴,文化長廊熏陶漸染;“嚴謹、奉獻、創新”的教風、“勤奮、善思、進取”的學風日漸濃郁,國家級“新教育實驗學校”、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市級“安全文明校園”、“庭院綠化達標單位”等榮譽稱號再度煥發生機。
潼陽中學建校以來,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成績:連續十多年高考本科達線數居全縣同類學校前列,歷年中考優秀率均名列全縣前茅。在培養一大批以清華大學湯茂杰、中國人民大學胡恪、南京大學張迎波、東南大學蔡浪等為代表的優秀初高中畢業生的同時,也培養了優秀的教師群體。學校擁有國家級立項課題1個、省級立項課題5個、市級立項課題13個、縣級課題10個,教育科研工作在全縣民辦學校中獨占鰲頭。學校先后榮獲全國師德建設示范基地、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江蘇省模范職工之家、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節水型學校、宿遷市民辦教育先進單位、宿遷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宿遷市初中教學改革實驗基地、宿遷市首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嘉獎單位、宿遷市擁軍優屬示范窗口、宿遷市體育特色學校、宿遷市規范管理民辦學校、宿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沭陽縣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沭陽縣教學質量提升先進集體、沭陽縣民辦教育辦學先進單位、沭陽縣雙擁工作先進單位 [2] 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