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第一中學位于松滋市新江口街道金松大道168號。于2021年暑假整體搬遷新校區,前身為創辦于1938年8月的私立荊州中學,現有教學班61個,在校學生4500余人,在崗教職工267人,其中專任教師226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15人,一級教師64人。外籍教師2人。教師中有國家級教育學會會員12人,省級教育學會會員26人,荊州市級教育學會會員62人,省骨干教師4人,荊州市級明星骨干教師34人,松滋市級明星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53人。是湖北省示范學校之一。
多年來,松滋一中教學教研成效顯著,連續四年獲荊州市高考質量先進單位,每年高考600分以上百人,錄取武大、華科近40人,重點班一本人數突破40人,普通班一本人數高達12人,文、理狀元均落戶一中。學校先后獲得了湖北省示范學校,湖北省園林式學校,湖北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四個創建”后勤保障先進學校,湖北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實驗學校,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多項榮譽。
松滋一中是陶鑄人才的搖籃。自恢復高考以來,有萬余名學生從這里走進了高等學府,先后有李小平、易鄂、周棉、李雙雙、禹鋼、袁永帥等30多人進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深造。在一中的校友中,有年僅14歲就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的葉思根,有擔任聯合國赴伊拉克核武器檢查小組成員的羅大猛,有指揮舉世矚目的“截斷巫山云雨”工程的葛州壩工程局局長喬生祥,還有現就讀武漢大學博士的世界頂級IT工程師曹祺······
松滋一中認真踐行素質教育理念,確立“三高”(高境界做人——志存高遠,品德高尚,情操高雅;高水平學習——基礎扎實,思維敏捷,進步超群;高品質生活——習慣優秀,心志健康,身體健壯)的學生培養目標,主動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創新課堂組織形式,變革學生學習方式,構建了獨具特色的高效輕負課堂教學新模式,讓課堂教學充滿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的和諧氣氛。
松滋市第一中學的前身為創辦于1938年8月的私立荊州中學和創辦于1945年秋的松滋縣立簡易師范學校,1950年兩校合并,更名為松滋初級中學。1952年7月,全縣調整學校布局,校址由磨盤洲遷入縣城新江口,1956年9月更名為松滋縣第一中學,招收第一屆高中生,改制為全日制完全中學。1978年1月再更名為松滋中學。1982年秋,初中停辦,成為全日制高級中學。1986年9月明確為正局級事業單位,1989年9月更名為松滋縣第一中學。1996年5月松滋縣撤縣建市,從而更名為“松滋市第一中學”。1984年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省級重點中學。2004年被評定為荊州市示范學校。2007年通過省級示范學校的評估驗收。
2008年暑期,原松滋補校并入一中,強強合并,兩區一體,四級并行。現有教學班61個,在校學生4500余人,在崗教職工267人,其中專任教師226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15人,一級教師64人。外籍教師2人。教師中有國家級教育學會會員12人,省級教育學會會員26人,荊州市級教育學會會員62人,省骨干教師4人,荊州市級明星骨干教師34人,松滋市級明星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53人。
當今的松滋一中,以“平心靜氣辦好一中造福萬千師生”為己任,拒絕浮躁,外塑形象,內強質量,打造“堅守責任,崇尚榮譽的校園精神。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形成務實的學風;以人為本,以愛感人,建設和諧的校園。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全校師生責立一中,任當天下,勇于創新,銳意進取,正以嶄新的面貌闊步前行。
70年來,松滋一中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為高校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其中有30多人被北大、清華等名校錄取。近年來松滋一中高考獲勝,比武奪魁,藝體摘冠,競賽上榜,教學教研成效卓著,學校也先后獲得了省示范學校,省園林式學校,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省教育科學研究實驗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多項榮譽,已然成為荊楚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