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一中地處天津市濱海新區,為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首批三A校。學校占地面積5027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34平方米。建于1946年,在六十多年的發展中,學校裝飾講究蘊含,綠化、美化、凈化、人文化,景景形示,處處情染,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鑲嵌在漢沽沃土上的一顆閃亮的明珠。進入新世紀的漢沽一中與時俱進,敢為人先,將深厚的文化積淀于開放而富于創新精神的辦學理念,濃郁的文化氛圍煥發出清新的時代活力,學校真正成為育人的圣地,成才的搖籃。
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第一中學始建于 1946 年,其歷史悠久,前身為私立長蘆中學,歷經搬遷改造、震后重建和大規模擴建,教學條件日臻完善,教學水平顯著提升,已經發展成為天津市重點中學,首批三 A 校、市級高中示范校和特色高中項目實驗校。在七十余年的發展進程中,學校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鑲嵌在漢沽沃土上的一顆閃亮的明珠。
學校有教學樓兩幢,圖書館樓一幢,科技樓一幢,藝術樓一幢,多功能體育館一個,辦公樓一幢,行政樓一幢??萍紭莾仍O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數字錄播室、電視臺、教研室、信息教室、數字美術教室、心理咨詢室、醫務室、通用技術專用教室和地理專用教室。圖書館藏書92000余冊,訂有書刊170種,存有工具書、參考書700余種。學校還擁有標準的400米塑膠場地,場外有4個籃球場,一個網球場。
全校有教職工186人,任課教師143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82人,一級教師74人。碩士學歷8人,教育碩士13人。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下,學校涌現出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學者型教師。全國孺子牛金球獎獲得者、物理特級教師牟彬善設計制作的教具有五項獲國家教委的獎勵,“物理教學成套軟件”由電子工業部軟件開發中心鑒定確認為正式產品,在全國第一屆物理微機應用研討會上被特別推薦,1990年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范。化學特級教師齊占波,他所創造的“問題式”教學法成效顯著,1988年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范,199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數學特級教師潘和勛敬業博學,199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此外,語文特級教師劉功海2000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物理高級教師朱恩發1995年評為全國優秀教師,物理高級教師白正三1998年評為全國優秀教師。體育特級教師張金生獲得國家級裁判的殊榮。在天津市中小學“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評選活動中,我校李樹林副校長,歷史特級教師,經過層層選拔,成為我區唯一入選的教師,并即將參加“未來教育家”培訓活動。
學校的教學管理全面、細致、科學、嚴格,做到以教學為中心,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建立了切實可行的素質教育運行機制。領導聽課制度化,教研組活動制度化,作業定時定量,考試管理科學化,督查評比制度化,認真落實,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認真落實國家新課程標準,完成課時計劃。開全科目、開足課時。堅持課堂改革,借助現代化教育技術不斷提高45分鐘效率。堅持聽課制度,嚴格考試制度。把好高考復習關,高考成績逐年提高, 高考連續創造歷史最好水平。
學校特別重視利用現代手段來提高教學質量,把信息教育技術列入學校主要學科之中。學校為天津市中小學現代化技術實驗校。多年來,漢沽一中領導高度重視現代技術的發展,有長期和近期的規劃目標,有完備的管理體系,信息中心、實驗中心使現代教育技術合理有效地運用于教學之中。近年來,學校有六節市級現代技術課榮獲一、二等獎,十幾節市級雙優課比賽中充分利用了計算機等多媒體手段,效果非常出色,多次為漢沽區舉辦現代技術應用示范課,起到了現代化技術實驗校的龍頭作用。近年來,學校獲得天津市教育信息優秀成果一等獎三名,二等獎九名,三等獎十二名;榮獲天津市計算機優秀軟件制作十八人次。
長期以來,學校注重創建特色校園文化,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與完善為目標的現代教育觀,千方百計為學生發展個性特長創造條件,提供舞臺;并用形示情染的環境,用學生周圍的一切蘊含教育,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夯實基礎,學校追求“五化”的目標,即:綠化、美化、人文化、音樂廳化和展廳化。學校還堅持讀書節、體育節、藝術節“三節連動”,巧妙設置情境,靈活組織活動,用優秀的作品教育人,用藝術的方式陶冶學生的情操,寓教育于豐富多采的活動之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悟出道理,明白事理,展示才干。以提升人文,塑造人格,完善人性,為學生架起成才階梯,形成生動、和諧、高雅、健康的育人特色, 1997 年 9 月《天津教育》雜志以《形示情染風骨》為題對漢沽一中特色校園文化進行了專題報道,并由《人民日報》輯入《中國當代改革者》一書。 2001 年 7 月 1 日 我校學生代表隊榮獲天津市大中專學生黨史知識競賽第一名的好成績,當年 10 月 23 日天津電視臺黨的生活欄目以“搖籃”為題,播放了我校學生黨校的事跡。
致力于環境特色的形成與確定,是漢沽一中的又一教育特色。其目的是使學生懂得人的一生離不開環境,環境的優劣和人類的生活、學習、工作和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地球、熱愛家鄉的高尚情操, 1998 年天津市“地球……生命工程”啟動儀式在漢沽一中舉行。學生代表向出席會議的國家環??偩帧⑹协h保局及市區各級領導、新聞媒體發表了漢沽一中師生給全市青少年的倡議書。倡議書闡明了要做二十一世紀的合格接班人應具備的環境道德和素養?!稘h沽一中環境教育規劃》經天津市科委、市環保局組織專家評審論證會簽、通過立項,國家環保局也給予很高評價。學校在環境教育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實踐與探索,發揮了環境教育人的功能,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了較高的環境意識,綜合素質亦得到提高。
漢沽一中按照教學為主、全面發展、依靠教師辦學三大規律的要求創新管理體制,賦予教代會、工會實權負責教師常規管理,創立了“民主依法,管理注情、凝聚師心”的工作機制。學校優化管理的原則是以教師為本, 一切為了教師,一切依靠教師,使教師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首先,依法優化民主管理,用機制保障教職工民主管理權的落實。學校于 1984 年開始建立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其次,學校用信任激活教職工當家做主的情感鏈條,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優化管理。第三是動態的優化管理,用實效挖掘教職工內在創新潛能。由于民主機制的有交保證,教職工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漢沽一中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學校進行生態教育研究,并使之成為學校特色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是由外而內的增設附置,而是在科學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的自內而外的挖掘與提煉,其內在的發展動因恰好為生態教育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根本保障。我校近二十年持之以恒地進行了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凸顯了學校辦學的特點,充分挖掘與發揮了學校本身的資源優勢,形成了相應的工作與管理制度。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陳家忠為校長的領導班子就帶領全校師生進行了“校園文化建設”;在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紀初,王琪校長提出 “綠色生命教育”的理念,并進行了積極的實踐探索; 2005 年以后,在創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在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我校提出“幸福校園建設”的辦學理念,引導師生樹立學會感動、學會感恩、學會捕捉幸福的意識,讓師生在繁重的工作學習中不倦怠,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樂觀的態度,享受到職業和學業帶來的歡樂和幸福。早在 2000 年,我校就被評為“全國綠色先進學校”,在多年的繼承發展中,我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逐步把“幸福校園建設”理念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形成了互動學習、合作探索、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
學校經過七十五年的發展,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鑲嵌在漢沽沃土上的一顆閃亮的明珠。進入新世紀的漢沽一中與時俱進,敢為人先,以“校園文化建設”“綠色生命教育”“幸福校園創建”為發展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風格,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成為漢沽百姓心目中的最優學府。 通過對體育節、讀書節、藝術節“三節連動”的繼承和創新,提煉出三節活動的精神內涵,并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始終滿足師生精神文化的需求,并竭盡所能為學生搭建培養特長、展示青春活力的舞臺。
學校歷經六十多載的春秋洗禮,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鑲嵌在漢沽沃土上的一顆閃亮明珠。走進二十一世紀的漢沽一中與時俱進,敢為人先,以“校園文化建設”、“綠色生命教育”、“幸福校園創建”為發展理念,進一步規范師生課堂行為,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改善育人環境,已經形成自己的獨特辦學風格,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在良好的教育環境熏陶下,在嚴明的制度措施保障下,2005年至今,學校高考成績九年連創新高,尤其以2012、2013、2014年成績突出,令同行刮目相看,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2012年參加高考人數800人,一本上線人數達233人,其中理科一本187人,二本以上262人;文科一本46人,二本以上80人。錄取北京大學1人,985大學15人,211以上大學45人。2013年參加高考人數800人,本科上線人數達402人,其中理科一本156人,二本以上262人;文科一本53人,二本以上104人,其中漢沽一中文科第一名為全市總排名第四,被北京大學錄取,創造了漢沽一中空前的好成績。其余,985大學25人,211以上大學60人。2014年參加高考人數800人,漢沽一中文科一本上線59人,二本上線120人,最高分652分,600分以上7人;理科一本上線142人二本上線274人,最高分695分,600分以上25人。其中錄取清華大學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