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通江縣實驗中學位于通江縣壁州街道中梁街19號,通江縣實驗中學成立于2000年,占地約6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0000平方米。現有在校學生4385人,教學班級83個(其中初中35個,高中48個),教職工342人。
學校占地面積70畝,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內設機構有行政辦公室、德育處、教務處、總務處、體衛處、安全保衛處、生產實習處、教科室、繼續教育辦公室、通江縣農民工轉移培訓辦公室。擁有配備齊全、質量上乘的教學樓、男女生公寓、微機室、膳食中心、校園局域網,每個教室配備了51英寸“創維”教育專用背投、計算機、音響設備,初步實現了教學手段現代化。學校由初中部、高中部、職教部、成教部組成。現有高級教師 58人(特級教師1人),省、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8人,省、市中青年骨干教師12人,省優秀教師2人,各學科省級技能檢測員10人,95%以上教師達到了本科學歷。學校與四川教育學院、綿陽師院、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儀表工業學校、成都鐵路衛校等10余個單位聯合辦學,開設了計算機、建筑、農學、財會、幼師、護士、燃氣、儀表、旅游、高師函授等15個專業。
學校堅持“面向市場、開放辦學、自創特色、服務社會”的辦學思想,以“成就一批名師,打造一所名校,培育一代新人,造福一方百姓”為辦學宗旨,實行一個中心(通江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多塊牌子(通江師范學校、縣教師進修學校、廣納職業高級中學、縣職業中學、縣成人中專學校)、多功能、多形式辦學,堅持長班與短班結合,以長班為主;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結合,以職業培訓為主;自主辦學與聯合辦學結合,以自主辦學為主;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結合,以普通高中為主;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結合,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普通高中職教分流與初三分流結合,以普高分流為主的“六結合六為主”的辦學模式,增強了面向市場,自主辦學的活力,形成了形式多樣的培養人才的新格局。在各級黨政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通過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績。1999年12月學校被四川省教育廳確認為省級重點職業中學。學校現系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示范學校、清華大學教育扶貧現代遠程教學站、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檔案工作一級單位、省科技教育示范學校、省校風示范學校、巴中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十強校、市級最佳文明單位、市級校風示范學校、市綜治模范先進單位、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市綠色學校……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初高中各類學生7600余人(其中初中2036人),在冊成人大專函授學員52人。到目前為止學校共培養普高學生8700人,初中畢業生3900人。 共有4652人考入高等院校。培養安置職高學生4300余人。近兩年來,先后短期培訓了營銷、建筑、烹飪、計算機、家政等12個工種的農民工,把3000多人定向輸送到用工單位工作。培養中師畢業生729人,培訓中小學教師4000人次。與清華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高校聯合辦學,培養大專畢業生1300余人,培訓計算機專業人才2200余人、小學校長400余人次、食用菌和魔芋栽培技術人員3000多人,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達萬余人次,為通江縣組織人事部門、水電局等部門培訓專業人才近千人。王興文等20余名學生被教育部、團中央、省、市表彰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據跟蹤調查統計,目前通江全縣的中小學校長85%是我校的畢業生,黨政和其他事業單位的法人20%是我校學生或在我校接受過培訓,學校為通江社會事業、經濟的發展、農民脫貧致富作出了貢獻。
在教育教學中,學校堅持科研興校,大力開展教學教研活動,通過扎實的教研活動促進教學工作的優化發展。通過積極的教學科研活動的開展,取得了豐碩的教研成果:自編《高中生物專題復習資料》等校本教材8本,出版《通江勝跡詩聯集錦》、《教師論文集》,發表各類教學教研論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