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鑄中學是一所集小學,初中和高中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創新型寄宿制學校,是湖南省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校前身為1943年創建的私立崇漢中學,五十年代改名為祁陽三中。為紀念祁陽籍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同志,1992年改名為陶鑄中學,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王任重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廣東民辦教育家馬云珍斥資1.5億元,在湖南重建陶鑄中學。現又名永州陶鑄中學。在湖南永州陶鑄中學遷址揭牌儀式上,記者了解到一則被“淡化”了5年的消息——該中學是廣東兩所民辦高校(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和廣州松田職院技術學院校董)的投資方投資1.5億元重建的,現已實行“民有民營”。
陶鑄中學已有75年辦學歷史,原名是湖南省祁陽縣第三中學,1988年為紀念陶鑄同志誕辰80周年,更名為陶鑄中學。先后培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大響、著名詩人毛夢溪等眾多杰出人才的陶鑄中學于2003年開始由增城市松田實業有限公司投資改建,實行“民有民辦”。
陶鑄中學改制以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連續四年高考在永州市普通中學綜合排名第一,李慧平、文細陽兩人先后奪取了全縣高考文科狀元,“宏志班”已家喻戶曉,成為了祁陽高中教育的品牌。
陶鑄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軍隊的政治工作者,黨和國家的優秀領導人。
陶鑄,又名陶際華,號劍寒,化名陶磊。1908年1月16日出生于湖南祁陽縣石洞源榔樹村。早年當過店員。1926年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參加南昌起義,在葉挺部任連長。后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警衛團工作,參加廣州起義。1928年春回湖南,任中共祁陽縣委軍事委員,曾在唐生智部從事兵運工作。1929年秋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秘書長、書記,漳州特委書記,省委組織部部長,福州中心市委書記等職。曾組織指揮廈門劫獄斗爭,建立閩南工農紅軍游擊總隊和閩東地區人民武裝力量。1933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機關工作。同年5月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并判無期徒刑,在獄中同敵人進行了斗爭。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經組織營救出獄,被派往武漢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1938年冬赴鄂中地區,組織抗日武裝,參與開辟鄂中游擊區。后任新四軍鄂豫挺進支隊代理政委。1940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總政治部秘書長兼宣傳部部長。1945年隨八路軍南下支隊南進,途中奉命轉赴東北地區。先后任中共遼寧、遼吉、遼北省委書記兼遼西、遼北軍區政委組建地方部隊,領導土地改革,參加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的斗爭。1947年8月兼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政委。遼沈戰役后任中共沈陽市委書記。平津戰役中,以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代表身份進入北平,與傅作義部代表談判。北平和平解放后,負責整編傅作義部,領導南下工作團工作。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戰軍(5月兼華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務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0年秋調任中共廣西省委代理書記,領導肅清國民黨殘余武裝力量和土匪斗爭。1951年后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代理書記、華南軍區第二政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任廣東省省長兼中共廣東省委書記。1956年9月被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1957年起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廣州軍區政委。曾兼暨南大學校長、華南師范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教授。1960年起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兼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廣州軍區第一政委、廣東省軍區第一政委。1965年1月調任國務院副總理。1966年5月任中共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兼中央宣傳部部長。同年8月在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上成為政治局常務委員。1967年1月遭江青等人誣陷,受到殘酷迫害,1969年11月30日逝世于安徽合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他平反昭雪。主要著述有《理想·情操·精神生活》、《松樹的風格》等。
2003年祁陽縣人民政府與廣東增城松田實業有限公司簽約,將陶鑄中學改制為民辦學校,異地新建,更名為永州陶鑄中學,全國知名實業家、教育家、松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云珍先生兼任學校董事長。2007年下期,學校整體搬遷至位于縣城西部開發區的新校園,并在陶鑄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陶斯亮和市、縣主要領導親自揭牌。
新校園投資2億元,占地面積近300畝,瀕江臨水,環境極其優美,各項設備設施按省示范性學校標準配置。學校現有高、初中教學班87個,學生5500余人,教職員工300余人,其中國家、省、市、縣級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和學科帶頭人85人,高級教師50余人,碩士研究生10人。
學校辦學成果豐碩。高中部的宏志班培養出了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陸譽榮等名校學子及李微平、文細陽等全縣文科狀元。2013年高考,該校再次奪得全市同類學校第一,雙超額完成教育局下達的高考目標任務,首屆設立的兩個創新班,2010年入校時119位學子,高考一、二本上線共108人(一本27人),上線率90.7%,其中鄧蕤、陳澤文兩位同學分別被中國音樂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錄取。高二學考,該校925人參考,899人全科合格,全科合格率為97.18%,遠超市示范性高中,直逼省重點中學。
初中部自2010年創辦以來,一直走在新課改前列,自創“快樂學習”高效課堂模式,面向全體,正視差異,開發潛能,全面提高素質,得到領導、專家和同仁的一致認可。2013年中考,連續第三屆全縣綜合排名第二,600人參加考試,文化成績100%達到縣高中錄取分數線,有209名同學進入全縣前1000名,各科人平總分超縣人平200多分。
2012年下期,學校組建體藝中心,特聘全國優秀教師、湖南省音樂骨干教師伍小艷老師為永州陶鑄中學藝術專業培訓首席指導教師兼體藝中心主任,負責體藝教學培訓的組織指導。該校體藝培訓科學有序,各項活動開展有聲有色:陽光體育、跑操晨練、24式簡化太極拳、師生卡拉OK擂臺賽等等,一項項群眾性文體活動精彩紛呈,活力四射,成為校園一道道靚麗的風景。體藝中心成立不到一年時間,該校即在市、縣舉行的“三獨”比賽、文藝匯演中連連告捷。
2010年迄今,該校高、初中部在全國及省、市、縣的各類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40余人次,省級獎30人次,市級獎42人次,縣級獎150人次,在市、縣民辦學校綜合評估中穩居第一,連續獲得了“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永州市民辦教育優秀學校”、“永州市教學督導評估優秀學校”、“湖南省民辦學校優秀舉辦者”等榮譽稱號。
2014年該校高考按第一次劃線統計,高考總上線100人,文科36人,理科53人,專業10人,體育單招1人。其中重本19人,文科5人,理科12人,專業2人。加上第二次外省專業生劃線有望突破120人。現已遠超縣教育局下達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