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是一所州屬全日制重點中學,學校坐落于永順縣城。其前身——湖南省立第八師范創立于1938年,其后幾易其名,195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后定名為湖南省永順民族師范學校。2001年6月改辦為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
學校前身湖南省永順民族師范學校創建于1938年9月,始稱湖南省永順簡易鄉村師范院校,建在1893年創辦的大鄉書院舊址上。1941年3月,更名為湖南省立第八師范學校。后又幾經更名,1957年10月,改為湖南省永順民族師范學校(簡稱“永順民師”)。1938年到2001年,永順民師作為湘西北師資的搖籃,六十余年來為湘西及周邊縣市培養了一萬八千余名優秀的小學教師和其他方面人才。榮獲了國務院頒發的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的“教育革命先進單位”錦旗,得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原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防部副部長蕭克上將,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部副部長廖漢生中將,原中紀委書記李昌等領導的關懷與親筆題詞;造就了抗美援朝革命烈士孫必芳和受到江澤民總書記接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張宗銀。孕育了石太瑞、汪承棟等著名作家;從這里走出了全國優秀教師劉顯忠、吳廷禧,特級教師黃自蓮、沈湘文、劉曉華、賈萍等大批學者名家。2001年6月,州政府決定永順民師改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
學校占地面積45288m2,環境優雅,綠樹掩映。現有教學大樓、科技大樓、音樂樓、圖書館、宿舍、食堂共33900余m2的教學和生活用房;有音樂、體育、美術教學設備和儀器2600余件;有現代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電腦室、語音室、電視地面接收和校園自動廣播系統;圖書館藏書達8萬冊。現有41個教學班共2700余名學生,有教職工180余人,其中高級教師37人,中學一級教師70人。
學校先后獲得"省安全文明模范單位"、"省園林式單位"、"省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學生食堂食品衛生信譽等級AAA單位"、"州雙文明模范單位"、"德育示范校"等榮譽稱號;連年獲州高中教學質量評估優勝獎;2004年被授予州示范性高級中學,2005年掛牌為"長沙市長郡中學湘西民族實驗學校",2006年成為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學衛星遠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