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一中坐落于秦巴山脈的峴山之北、漢水之陽,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市,是全國基礎教育名校、湖北省示范高中、襄陽市市直重點高中、襄陽市群眾滿意學校。
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襄陽一中創辦于1897年,由加拿大原外交部長助理、為中加建交做出重大貢獻的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切斯特·朗寧之父創辦,是襄陽市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校,始名為“鴻文書院”,后改為“鴻文中學”,1928年易名為“峴北中學”,1952年被原襄樊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為“湖北省樊城初級中學”,1956年改名為“襄樊市第一中學”,2010年定名為“襄陽市第一中學”。
襄陽一中不但具有百余年的辦學歷史,而且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20年至1922年,在中國共產黨黨員肖楚女、謝遠定同志的影響和組織下,鴻文中學先后有30余名進步師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學校建立了黨支部,中共鄂西北特委機關曾設在鴻文中學內。
學校辦學歷史上曾涌現出大批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如董曦轡(曾任湘鄂邊區游擊總司令)、馬游(曾任襄陽縣委書記、解放后任北大黨委第二副書記)、高如松(解放后任襄陽專署第一任專員)、宋良猷(曾任鄂豫邊省委書記)、李金銘(曾任紅九軍軍長),還有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輩黃火青(原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等,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為百年一中留下了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百余年來,襄陽一中繼承光榮的革命傳統,飽含教育報國情懷,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高校輸送了大批優質生源,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棟梁之才。如被稱為打造“中國芯”領軍人物且先后受到胡錦濤、習近平的親切接見的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程旭教授,曾任團中央少年部副部長、全國少工委副主任、現任共青團中央權益部副部長、2011年10月當選中國共產黨團中央直屬機關第十五屆委員會副書記的張朝暉,在亞洲開發銀行工作、成為業務骨干并挑起大梁的梅鴻,被稱為“中國第一位羽毛球國際A級女裁判”的劉代娣,曾先后擔任鄂州市委副書記、湖北省文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的龔強華,曾任原襄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被原襄樊市委、市政府授于“實干局長”稱號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陳鼎益,襄陽市政協副主席潘巧蓮、龔愛華等。
育人為本,特色突出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襄陽一中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確立了“崇德鴻文,勵行樹人”的辦學理念,為學校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精神支撐。特別是近年來,襄陽一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學工作首要位置,經過多年摸索,逐漸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體驗式德育工作體系,德育工作成效顯著,學生文明守紀,校園風清氣正,并涌現出不少道德楷模。
2009年6月,高中畢業于襄陽一中的萬莉莎在2009年“10·24”長江搶救落水少年的英勇壯舉中,與她長江大學的同學一起在人民群眾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不怕犧牲,挺身而出。“10·24”英雄群體先后獲得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集體”“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特別獎”等榮譽。2012年春,在高考備考進入沖刺階段的緊要關頭,襄陽一中高三(21)班張文馳同學毅然奔赴北京,為素不相識的4歲白血病患兒捐獻骨髓。張文馳同學成為全國高中生捐髓第一人,是全國年齡最小的捐髓者。他2次登上人民日報,11次上中央電視臺,被新華社等全國重量級媒體連續報道,被媒體譽為“90后最美中學生”。省教育廳授予他“雷鋒式青少年”稱號,團省委授予他“湖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稱號,市教育局授予他“全市優秀學生標兵”稱號,團市委授予他“襄陽市優秀青年志愿者”稱號。
改革發展,砥礪奮進
一直以來,襄陽一中在“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一中精神指引下,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堅持走質量強校之路,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謀發展,教育教學質量一直穩居襄陽市前列。近年來,面對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和國家新課程改革及襄陽市高中教育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襄陽一中毅然選擇了改革強校之路。2014年,學校拉開了課堂教學改革大幕,經過4年艱苦努力,逐步探索出具有一中特色的“三環七步”課堂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前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傳統教學方法,把學生充分調動起來,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學質量迅速提升,高考成績狂飆突進。
近四年來,襄陽一中在沒有招收復讀生情況下,應屆生一本上線人數逐年升高。2014年158人,2015年273人,2016年達到486人,其中李博輝同學以663分勇奪襄陽市區(除四中、五中外)理科狀元。
2017年高考,襄陽一中創造了新的輝煌。過一類重點大學線589人(不含體音美),其中理科418人,文科171人,郭兆祥同學以632分勇奪襄陽市區文科狀元(除四中、五中外),位居全大市前50名,全省前220名。理科一類重點大學過線率高達47%,文科一類重點大學過線率高達37%,均大幅度高于襄陽市平均一類重點大學過線率。理科A班班均過一類重點線58人,過線率高達80%,文科A班班均過一類重點線42人,過線率高達65%。理科有35名學生進入全省高分段,文科有 11名學生進入全省高分段。
此外,132名中考成績在全市7000名開外的學生經過一中三年培養考上重點大學,創造了低進高出的神話。文科:徐潤東中考486,高考609;周世元中考496.5,高考595;馬文禹中考470,高考566;李奧玲中考480,高考573;石蓓嘉中考497.5,高考581;熊興怡中考469.5,高考558;張雨馨中考440,高考538,鐘澳慶中考480,高考584;熊慧鈺中考438,高考565……理科:李偉中考519,高考617;游星河中考472,高考613;趙卓彥中考492,高考592;李路遙中考482.5,高考584;徐子昂中考400,高考515;王沖中考440,高考592;萬發輝中考486,高考603;袁建輝中考496,高考586……由于教學質量突出,學校連續多年被市教育局授予“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一等獎”榮譽稱號。
師資雄厚,條件一流
環境優雅。校園占地面積約53506平方米,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互相分離,彼此獨立。校園綠化面積約5500平方米,花草簇擁,綠樹成陰、鳥語花香,環境優雅。校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一年四季,景致不同。學校先后被授予“省衛生先進單位”、“省綠色文明學校”、“校園環境文化藝術建設先進單位”、“園林式學校”、“綠化先進單位”、“花園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師資雄厚。襄陽一中現有專任教師255人,學歷合格率100%,隆中名校長1人,湖北省特級教師4人,湖北名師1人,隆中名師9人,高級教師106人,占比40%以上,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35名。近年來,學校新引進教師均為985、211重點大學本科生或碩士研究生。2013年以來,教職工獲得國家級教科研成果22項,省級70項,市級166項。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157篇,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96篇,市級刊物發表論文110篇。國家級、省市級教科研課題立項30項,結題17項。還有一大批教師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教學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襄陽一中教師不僅學識淵博,且師德高尚,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深得上級認可,深受學生喜愛。僅2017年,學校就有5位教師被市教育工會評為“2016—2017學年度學生最喜愛的老師”,1位教師被市教育局、市教育工會授予“師德標兵”稱號,2位教師被市教育局評為“2017年度市中小學優秀班主任”。
條件一流。襄陽一中辦學條件在襄陽市居第一方陣。建有教學樓三棟,一個年級一棟樓,能充分滿足教學需要。擁有省達標圖書館,建有學生宿舍四棟,能滿足學生住宿需要。建有高標準學生食堂三個,均達到省A級食堂標準,引進多家餐飲企業經營,引入競爭機制,餐品豐富美味,能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擁有全塑膠操場一個,學生有充足活動場地。教室多媒體設備全部更換為多功能一體機,這在全市高中中是走在前列的。教室、學生寢室全部安裝空調。
由于辦學業績突出,學校先后榮獲省級最佳文明單位、湖北省健康學校、湖北省衛生先進單位、湖北省“綠色文明校園”、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市檔案工作規范管理等級AA級單位、市直屬學校綜合考評優秀單位、全市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優秀單位、全市先進黨委(黨組)中心組、襄陽市“群眾滿意的中小學”、全市統戰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平安單位、綜合考評優秀單位、襄陽市市直教育系統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優秀單位、市直教育系統“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先進單位、全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市直教育系統示范基層黨組織、襄陽市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教育系統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先進單位、全市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襄陽市群眾滿意學校等榮譽稱號。
今天的襄陽一中處在最好的時代,當前正在建設全市一流、全省知名、名副其實的省級示范高中宏偉發展目標感召下闊步前進、揚帆遠航!奮進的襄陽一中熱忱歡迎有志學子、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