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一中發展史
保山一中始建于1913年,始稱“云南省立第六師范”,1917年改名“云南省立第三中學”,后校名幾經更改,于1955年改為現校名。保山一中歷史悠久,名師云聚,素有“天南學府”之美稱,是云南省一級一等高完中。
保山一中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教職工326人,其中專任教師279人,有碩士研究生19人,高級教師120人,一級教師78人,其中有特級教師4人,國家、省、市級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63人。建校以來,共為社會和高校培養輸送了7萬余名優秀畢業生。
保山一中辦學理念
學校以“成人成才,走向成功”為辦學方向,遵循“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和“厚德博學,務實創新”的校訓,以及“團結、務實、嚴謹、進取”的校風,“敬業、博學、愛生、奉獻”的教風,“勤奮、篤學、求真、創新”的學風,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保山一中新校區建設
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學校原有基礎設施已日益不能滿足學生規模增長的需要,由于學校位于市中心,無法在周邊擴展建設用地。為了加快發展高中教育,實現保山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5%以上,有效解決保山市城市發展中的教育資源“瓶頸”問題,保山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新城區建設保山一中新校區,新校區按5000人在校生規模進行規劃設計,占地257畝,校舍建筑面積11.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約6.8萬平方米,總投資近5億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助推下,2012年9月項目開工建設,歷時3年半,于2016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2016年8月28日,學校5300余名師生整體搬遷到新校區辦學,實現了首批進場、首先動工,第一家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搬遷后,學校運行平穩有序,學生的學習氛圍更為濃厚,學風大為轉變。
保山一中新校區修建理念
新校區規劃格局:“一心兩軸、一環五片”的規劃結構布局,“一心兩軸”:聯系校園南北的主軸是烘托求學精神的傳習軸,東西向的文脈景觀軸,與用地西向的保山一中原址及太保山遙遙相望。兩軸的交匯點以綜合圖書館,中心廣場構成校園的公共活動中心,向校園內外發散,構成規劃的主構架。“一環五片”:延續了一心兩軸的脈絡,作為主交通功能的“環”貫穿不同片區,聯系校園內各個功能及豐富多樣的景觀風貌,并滲透到校園內的五大片區:教學區、實驗區、文化圖書綜合區、后勤生活區以及體育運動區,校園北部以教學為功能主導,南部以生活體育運動為功能主導。使動靜區分離,各部分聯系緊密而互不干擾。
保山一中學校榮譽
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素質教育先進示范學校、全國和諧校園先進學校、全國特色學校、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省文明單位、省文明學校、省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示范學校、省綠色學校、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教育科研實驗學校、省軍訓先進單位、云南省教育系統創先爭優活動示范點、云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眾多榮譽稱號。
因為每位考生的情況不同,可能部分同學們會對學校的招生簡章內容有疑問,這個時候建議大家撥打咨詢電話進行咨詢,再根據自己的條
現在每個地方都有許多的高中學校,每個學校在當地排名都是有差異的,學校的排名也是作為家長給孩子們選擇報考學校的重要考量標準
學校每年的招生計劃都會發生波動,在報考一所學校的時候,大家要有計劃性的選擇報考學校,要先去了解學校大概招收多少學生,這樣
大家在報考學校的時候可以根據大家自己的經濟條件進行報考,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學校也會有相應的資助政策。學費是學生和家長在
在學校里,有部分同學廢寢忘食的復習,制定了科目的學習和練題的時間。但是有些同學對于中考不以為然,覺得也不是一場多重要的考
學校的招生代碼一般都會在學校招生時發布,不過判斷一所學校好不好要從其辦學質量、師資力量、辦學成績等方面進行考量。大家不僅
一所學校的學習氛圍對于同學們往后的學習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對于學生的成長和價值觀的形成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想知道這所學校好不好,歷年的高考成績怎么樣,生源質量一般都處于一個什么水平,社會聲譽怎么樣等等。想讓自己進入一所辦學條件
考生和家長在報考志愿之前一定要上網查詢學校的官網,同學們可以通過官網了解非常多的關于報考的學校的詳細信息,這對家長和同學
生活條件都好了起來,很多家長在選擇學校的同時會考慮很多因素,會擔心學校的周邊環境,學校管校沒理模式,師資力量,食堂,住宿
家長和同學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首先要先了解學校的基本情況,最重要是先了解學校的招生對象及報名的條件,看自己的孩子是否符合
每年學校都會發布學校的招生簡章,大家在報考中考志愿的時候可以先去了解學校的招生簡章。因為每所學校的報名條件以及招生的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