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第四中學是浙江省一級特色示范高中,一所具有174年悠久歷史的寧波市教育局直屬普通高級中學。其發展演變過程可以概括為“一個源頭、兩條干流、三條支流”。“一個源頭”是指美國長老會麥嘉締1845年創辦的崇信義塾,它是四中辦學史上的最早源頭,后幾經曲折演變,于1912年發展成為崇信中學。“兩條干流”,一條是美國浸禮會于1855年在西大街創辦的私塾,于1912年發展成為浸會中學,1923年浸會中學與崇信中學合并成四明中學;另一條是英國循道公會于1860年在解放北路竹林巷創辦的私塾,于1930年發展成為斐迪中學(當時已遷至江北泗洲塘)。1935年,經三方教會協議,四明中學和斐迪中學合并,取名浙東中學。1952年12月,市人民政府接管浙東中學,改名為寧波第四中學。“三條支流”,即1949年10月,益三中學并入;1964年寧波市勞動局技校并入;1965年江北初中并入,才匯合發展形成今天的寧波四中。2003年8月由江北新馬路遷至江北姚江岸文教路新址,2008年7月寧波市教育結構重新布局,聯豐中學并入寧波四中。
一個半多世紀以來,寧波四中為社會培養出許多人才,其中不乏飽學之士、社會名流、科技精英、教壇名師、高級將領……有中科院院士談家楨、孫儒泳,青島大學原校長、航天軌道專家竺苗龍,教育部原副部長林漢達,監察部原副部長馮梯云 ,民革中央常委、著名紅學家蔡義江,雙博士學位獲得者生物工程專家黃萌珥,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朱意達、徐舫艇,以及中共早期黨員、前浙江省委書記張秋人、四明山游擊隊徐嬰、章德敏烈士等等.
學校有著深厚的的文化積淀和優良傳統,一貫重視傳統美德教育,重視校風建設,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形成了“百年崇信、多元毓才”的辦學理念,以培育崇信明德、大氣靈動的現代公民為育人目標。近幾年,學校秉承“誠、樸、愛”校訓,形成了優良的校風、學風。2006年學校是浙江省新課程改革樣本學校。2011年7月,學校被選為省選修課程(興趣特長類)建設試點學校。2012年成為省深化課改基地校。2011年4月與北師大教育培訓中心合作成立“寧波四中-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實驗學校”。2013年7月我校又成為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基地培育學校(體育與健康學科)。2015年9月,我校成為首批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2015年8月,我校被評為浙江省一級特色示范學校。2016年3月,我校成為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示范試驗區”實驗學校。2018年,我校成為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
寧波四中是浙江省一級特色示范學校、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示范試驗區”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寧波市文明單位、寧波市首批文明校園、寧波市首批美麗校園、浙江省綠色(模范)學校、寧波市教科研先進單位、寧波市示范性文明學校,寧波市師德群體創優先進學校、寧波市中小學行為規范示范學校、寧波市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寧波市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先進學校,寧波市足球籃球特色學校、寧波市平安5A級校園、寧波市消防五星級學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寧波市教育局先進基層黨組織、寧波市五四紅旗團委、浙江省省級衛生先進學校,浙江省食品衛生A級單位,浙江省干部檔案、綜合檔案省一級單位,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示范基地。
學校校園占地55775.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37071.79平方米,有綜合樓一幢、教學樓一幢、實驗樓一幢、圖書科技樓一幢、體藝樓一幢,有標準400米的塑膠田徑運動場,有室外籃球場5副、排球場4個、足球場1個,能容納約1500人就餐的食堂。學校具備完善的住宿條件,有學生住宿樓一幢。學校擁有校園音響系統、閉路電視系統、通訊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還擁有辦公系統pc端和手機端、遠程視頻教學系統、機器人創新實驗室、VR創新實驗室,已逐步形成數字化校園。校園綠化覆蓋率達45%,樹木參天,綠草如茵,在繁華的都市建筑叢林中,獨享一份寧靜和優雅、清新和生機,是莘莘學子學習生活的最優場所。
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學校有36個教學班(高三12個班,高二12個班,高一12個班),在校在籍學生數1377人,其中高一500人,高二448人、高三429人。在職在編教職工166人,編外用工5人,共計171人。寧波四中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師德突出,有全國師德標兵1名,省優秀教師1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3名,已獲得碩士學位及學歷的10人,獲得教育碩士學位的23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教師34名,參加特級教師帶徒活動34人。浙江省特級教師3人,寧波市名師1人,寧波市學科骨干教師4人,寧波城區骨干教師8人。高級教師78人,中級教師59人,初級教師14人。專任教師151人,其中中高級職稱占教師人數的91%。學校青年教師實力不俗,近幾年連續獲得省市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市城區教壇新秀一等獎、大市教壇新秀二等獎、寧波市骨干教師等榮譽。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狠抓科學管理,高考升學率連年提高。
四中是全國首批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省市兩級首批普通高中體育學科基地學校,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優秀定點學校,省籃球項目特色學校……籃球、足球是學校的特色教育,曾多次在省市各級比賽中名列前茅。2018年,寧波四中成功獲批教育部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繼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之后,再次成為國家級體育項目特色學校。2018年,體育特色讓寧波四中風華絕代:我校田徑隊取得了直屬學校田徑比賽團體總分第四名,并組隊參加浙江省中學生田徑錦標賽,有8人次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競技水平繼續保持寧波市領先;學校男、女籃球隊分獲市直屬學校、寧波市中學生籃球聯賽冠軍,兩支球隊代表寧波市參加浙江省中學生校園籃球比賽總決賽,運動成績在省、市領先;7月,學校足球隊周凌霄、何嘉亮兩位同學參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分營活動,成績優異,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榮譽稱號;2017學年全省高校新生體質測試,我校在全省506所普通高中,合格率和平均分均處于中上水平;成功舉辦寧波四中第49屆田徑運動會。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教育交流活動。2006年與韓國順天市曉泉高中結成國際友好姊妹學校,2011年9月與德國多特蒙特市海森堡一級文理中學結為友好姊妹學校。2011年10月與香港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簽訂了合作協議書,正式結為姐妹學校。2012年9月與澳大利亞墨爾本市布萊頓文法中學結為姐妹學校。2013年與西班牙ALFONSO VIII HIGH SCHOOL締結為國際友好姐妹學校。2014年9月由寧波市教育局引進,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與澳大利亞哥倫比亞學院的合作項目——高中國際英語實驗班在我校正式開班。2015年,與美國德克薩斯領袖學校和愛沙尼亞的楊.波斯卡高中結為國際友好姐妹學校。學校還創造機會,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對外交流。2018年10月,英語實驗班來到了由華僑領袖陳嘉庚創辦的第一所華僑大學——廈門大學,開展研學旅行活動。2018年7月,學校陳偉萍副校長率師生代表團出訪加拿大姐妹學校溫哥華素里市帕克中學,8月,英語實驗班引進新外Jenna,12月,我校被評為寧波市千校結好特色學校,12月底,姐妹學校韓國順天市曉泉高中的師生交流團來訪我校。
學校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活動。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第一次將“研學旅行”寫入中小學的教育計劃中。而早在2011年,四中就打破陳規,以人文特色創新班建設為契機,開發了特色課程“文化行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校堅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在高中3年里完成兩次長途文化考察、每年2-3次中短途文化考察的“行走課程”任務。“傳統的課堂都是在有限的時間里,老師們填鴨式地講解。行走課堂能夠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及其與社會的割裂感,讓學生們在感受的同時擴展視野。”寧波四中首屆人文素養創新班班主任駱海軍老師這樣評價文化行走課堂。目前我校已經完善開發了楚文化、吳文化、燕京文化、敦煌文化、閩南文化、漢唐文化、徽文化、孔文化、慈孝文化等多條成熟的人文行走路線,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短則一天,長則兩周。在這些文化考察活動中,文化行走課程碩果累累,形成了考察日志近500篇,課題研究小論文90余篇,孔村生態開發可行性報告30余篇,匯編成了特色校本教材《文創班文化考察成果報告集》;還優選了部分優秀作品集結成《文化行走》文集三冊,正在出版;教育局行動項目研究課題《普通高中人文創新人才培養與實踐》已然順利結題。這些為我校進一步研究如何提升普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打下了堅實基礎。2018年,我們組織了三條線路的研學旅行活動,分別是紅色記憶,江西井岡山-鄱陽湖之旅的“贛鄱文化”;一帶一路,甘肅酒泉發射中心-敦煌之旅的“敦煌文化”;紀念改革開放40年,深圳-廣州之旅的“嶺南文化”。10月31日,我校《開展研學旅行實踐,提升學校文化自信》研學旅行項目入選為2018年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經驗,全市僅2項(另一項是四眼隘小學)。3月和4月,高一,高二分別開展2018“毅行,一路有你”,“毅行,青春旅途”徒步拓展活動。
學校推行全員成長導師制。2015年,浙江省進一步深化課改,推行“七選三”新高考模式。分層分類走班將成為常態,傳統意義上的行政班將不復存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亦應變革創新。四中在積累大量課改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在新高一取消原有的行政班班主任制度,實行全程全員學生成長導師制。學校設置學部,全年級的任課教師聘用為導師。每班配備三名成長導師,同時將學生分為平行的三小組,每位導師與一小組結對,全面負責學生的個人成長與學業水平提升,在學業輔導、選課指導、生涯規劃、心理健康引導等方面提供全程指導。為加強與分層走班教學模式的對接,還設置了首席導師制與輪值導師制。全程全員導師制較好地破解了走班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的多樣化發展需求和人本關懷的難題,實現了讓學生在提升共同基礎前提下的個性化發展。省內外媒體高度關注四中導師制的實施情況,新浪、騰訊、文匯報、浙江教育報、寧波日報、寧波電視臺等爭相報道。
近年來,學校堅持“百年崇信、多元毓才”的辦學理念,緊緊依靠廣大教職員工奮發圖強,百年老校煥發著勃勃生機,得到社會廣泛認可。2015年8月,浙江省教育廳發文公告,我校申評浙江省一級特色示范學校成功,繼效實中學、寧波中學之后,成為寧波城區公辦普高的第三所省一級特色示范學校。并積極發揮省一級特色示范校的輻射引領作用,國際教育部、省教育廳、市教育局等領導專程調研視察,反響良好,學校的社會綜合影響力日增。
學校將在各級領導關心支持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新起點,開創新局面,構筑新特色,發掘新優勢,力求各項工作有新的突破,辦學水平、辦學質量再上新臺階,為寧波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