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附中) 是隸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中央民族大學管理,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辦中學。學校實行自主辦學,承擔民族地區和北京市內的中學教育任務。目前,學校有海淀和朝陽兩個校區,海淀校區校址北京市海淀區法華寺甲5號,該校區南鄰國家圖書館,北接中關村,四周高校林立,人文氛圍濃郁,科技信息集中;朝陽校區校址在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路甜水園甲1號。附中一所學校、兩個校區,一支隊伍、統一管理,根據學校統一安排,高一年級學生在朝陽校區、初中年級和高二高三年級學生在海淀校區學習生活。
附中前身為蒙藏學校,創建于1913年。學校培養了前國家副主席烏蘭夫、著名詩人郭小川等眾多民族杰出人才,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對附中給予了親切關懷并親自接見了學生代表,前總理溫家寶曾為學校95周年校慶親筆題詞,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親切關懷和視察附中。建校百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民大附中學生回信:自建校以來,培養了大批少數民族優秀人才,他們在各條戰線上為人民解放、國家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貢獻。李克強總理給予批示。多年來,國家民委、教育部和北京市的領導和部門對附中的建設和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
附中現有教職工332人,其中專任教師289名,特級教師3名,正高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60名;博士12名,碩士185名,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38人,其中市級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3人。附中擁有完善的校園網絡系統,全部實現多媒體教學。現代化的實驗室、微機室、電子閱覽室、電子錄課室、電子備課室、圖書館和體育館、塑膠運動場等設施一應俱全。
附中實行全寄宿、全封閉式管理,管理制度完備,生活設施齊全,學生有如在家一樣的溫馨、在家一樣的安全;附中注重培養學生之間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同窗感情;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近幾年,附中苦練內功、內涵發展,辦學能力日漸增強,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在生源不是很優的情況下,每年學校輸送大批量優秀畢業生承載著“民族情懷、人文見長、才能卓越、社會擔當”民附品質到“985、211”及世界名校去深造,家長、學生比較滿意,成為家長和學生信賴和首選學校。
由于辦學成績顯著,2011年附中被納入國家級特色高中建設校的行列;2012年附中構建了“共美教育”課程體系,并獲得北京市自主課程實驗學校和自主會考實驗學校資格;2013年附中被授予首都“百年學校”光榮稱號;2014年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校長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的親切接見和鼓勵;2015年成為北京市級優質高中統籌校之一,被評為海淀區校園足球實驗學校;2016年,榮獲全國首批三星級幸福學校。2017年,榮獲全國首批四星級幸福學校、北京市民族團結教育示范學校榮譽稱號;2018年入選北京市第三批中小學文明校園名單;2019年,學校獲評北京市青少年涉臺教育基地、京臺中小學交流基地、中國研學實踐教育示范學校;2020年,學校被海淀區教委授牌“海淀區新品牌學校”;2021年入選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多年來,附中一直入選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清華大學領軍計劃優質生源基地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直通車計劃、復旦大學“望道計劃”的校長直推生資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心”、同濟大學“苗圃計劃”的校長直薦資格等。
在國家民委、中央民族大學的正確領導下,在北京市、海淀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全體民附人堅守“民族團結、共同發展、實際獲得”不動搖,以“培養民族優秀人才、服務民族基礎教育”為己任,履行“講政治、傳文化、學知識”的光榮使命,同心同德同向,眾志成城,追求卓越,創造了輝煌的辦學業績。附中按照“品牌輸出、模式復制、思想引領、文化傳播、行為帶動”方式持續輸出優質教育資源,成立了中央民族大學附中教育集團(總校),現已形成一校兩址(海淀、朝陽),北京兩分校(昌平、豐臺),京外十所分校(海南陵水分校、黎安實驗小學、三亞學校、昆明西山實驗小學、紅河州實驗學校、貴陽學校、玉樹分校、呼和浩特分校、青島學校、雄安校區),托管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承擔與北京財貿學院合作“2+3+2”貫通培養800人的高中教學任務的集團化辦學新發展格局。
同時,學校積極踐行“服務民族基礎教育”的辦學使命,師生積極參與支教助學、扶貧幫困、掛職學習、影子培訓等活動,先后為廣西、貴州、云南、甘肅、寧夏、青海、湖南、吉林、內蒙古等地學校和學生資助幫扶,為來自全國民族地區的幾十所學校的領導、教師來訪、考察、掛職、跟班學習提供服務。
民大附中辦學空間進一步擴大,辦學模式拓寬,在北京市及全國的影響力逐步增強,附中已成為高校認同、家長稱贊、學生眷戀、社會滿意的“品牌中學”,成為民族工作的“一張名片”,成為廣大家長、學生信賴和首選的學校之一。
站在新百年的征途上,學校首先提出并在實踐:建立民大附中人才培養制度,構建多民族、多元共存的人才培養模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下的“共美”教育,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核心價值。學校立志成為全國民族基礎教育的示范校、民族人才培養的試驗田、多民族共美教育的孵化器、共美教育聯盟的領頭羊,用“共美"行動詮譯"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追求,培育出更多的"建設偉大祖國,建設美麗家鄉"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以期為民族團結教育事業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