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資中縣第二中學設在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水南鎮學府路100號,是資中縣教育和體育局直屬全額撥款公立完全中學。
資中二中建校于1914年10月5日,1951年定名為資中縣立中學校,1953年更名為資中縣第二中學校,1982年確定為首批辦好的省重點中學,2020年被批準為“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23年被認定為“四川省一級示范高中引領型學校”。
資中二中確定“塑魂、塑人、塑形”辦學方針,形成“五育并舉、發展特長、低進高出、紅旗文化”辦學特色,實現“精細化育人、精細化管理、精細化服務”辦學思想。
資中二中建校于1914年,1951年定名為資中縣立中學校,1953年更名為資中縣第二中學校,1982年確定為首批辦好的省重點中學,2020年被批準為“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23年被認定為“四川省一級示范高中引領型學校”。
德育為首,特長發展,推進特色興校;開展學術領航,實現科研強校;發揚工匠精神,致力品牌立校。
截至2024年4月,學校現有教學班182個,在校學生10060名,在校教職工641名,專任教師345人。高中教師252人,初中教師93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85人,中級教師117人,研究生結業9人;國家級骨干教師2人,市、縣學科帶頭人20余人;獲縣政府津貼獎的名校長、名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28人,內江市名教師4人;全國優秀、模范教師4人,省、市優秀班主任、優秀學科教師40余人。學校擁有一支高學歷、高水平、高質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資中二中領導作風:團結、勤政、開拓、求實;校風:團結、勤奮、文明、進取;教風:嚴謹、探索、勤教、愛生;學風:刻苦、博學、勤思、善問;校訓:忠誠、勇敢、奉獻、先進。
資中二中要求領導班子具有“六種精神”,即勤政廉潔的實干精神,忠誠奉獻的敬業精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深鉆管理的學習精神,熱情周到的服務精神。學校堅持政治學習制度和思想教育工作,開展“名師工程、結對子”等活動,提高教職工的素質。教師素質關系到學校的興衰,師資強,教風正則學校興旺發達;師資弱,教風差,則學校衰敗滅亡。因此,要建設師德良好,業務精通,結構科學的師資隊伍。學校要求教師做到“三高”,一是德高。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二是學高。要善于精通教育理論,教育藝術精湛 [1];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提高學識水平,盡快從“經驗型教師”轉變為“專家學者型教師”。三是技高。要達到教學技能等級要求,既遵循教育原則,又大膽創新,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盡快掌握并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高學歷、高水平、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抓好常規管理,是辦好學校的重要途徑。學校注重養成教育,開展“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立志成才”主題活動,落實“三操”集會、課堂讀書、夜間歸寢等常規管理,培養道德情操,形成良好風氣。
深化課堂改革,是辦好學校的有效措施。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堅持“扎實雙基,培養能力;面向全體,分類指導;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教學思想。教師改革課堂教學,積極探索“自學——質疑——討論——點撥——遷移”的五步教學模式。教務處、年級組和教研組深入課堂,收閱《教學日志》,落實過程管理,提高課堂質量。
開展教育科研,是辦好學校的必由之路。學校實施“科研興教、科研興校”戰略,鼓勵“人人有立項、每年有成果”。四川省課題《推行“導師制”,優化中學生學習品質》實驗成果輝煌。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有300余人次獲各級獎勵,高中部2002級黃亮參加全國數學“奧賽”,成績為內江市第一名,是四川省參加全國“冬令營”的四個學生之一。教師有200余篇教育論文獲各級獎勵,有60余篇論文發表。
改善校園條件,是辦好學校的有力保障。學校投資500余萬元,購買電教設備,充實圖書資料,改善校園條件。學校有有線電視廣播網一套,每班配備有“三機一幕”,建成了由56臺電視機組成的閉路電視雙向控制系統。全校有計算機230臺,組成了一個集管理、教學、辦公為一體的局域網。學校有一流的實驗室、圖書館、音樂室、科技室。按3:3:2標準配置理、化、生實驗室,實驗儀器存放及準備室齊備。圖書室寬敞,擁有圖書資料10萬余冊,報刊雜志360多種,正籌建音像電子閱覽室。教室走廊墻壁貼有偉人畫像和名言警句,梯步兩旁立有牛頓、陶行知等科學家、教育家的頭部塑像及啟迪賢語。校內書有“依法治校,全面育人”、“求知、求真,成人、成才“等醒目標語。文化氣氛十分濃重。校園綠化達標,樹林成蔭,花草繁茂,四季芳香。
資中縣委、資中縣政府已在水南修建新資中二中,按國家級示范高中的要求規劃設計,能容納100個班6000余名學生,設有標準的教學樓、科技樓、藝術館、天文館、圖書館、體育館、微機室、語言室、實驗室、游泳室、運動場、學生公寓、食堂等。將建成現代化、園林式的一流 [1]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