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學校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學生和家長在報考學校的時候都會考慮學校的學費問題,如果一個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不夠好,這是學費的高低至關重要。而每所學校的學費高低受很多的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學校的地域、辦學性質,辦學條件等等。
嚴格按照財政、物價和教育主管部門核定的標準收費。
畢節六中舉行“愛心感恩”主題校園文化活動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一首女聲合唱《游子吟》,再一次拉開了畢節六中愛心感恩校園文化活動的帷幕。一年一度母親節,一年一度動人心. 親情永恒,師恩難忘,5月12日上午,畢節六中全體師生相擁在學校運動場上, 放飛心靈,用發自內心的話語、美妙的音樂和舞蹈,在母親節即將到來之前,用最深的祝福和感恩的心為自己的母親、為自己的父親、為自己的母校、為自己的老師,為偉大的祖國唱起深情的歌。
活動開始,校長李大元致詞:回顧了十年來學校開展愛心感恩校園文化活動的歷程和取得的成果,感謝各級領導對六中的大力支持,感謝全校師生對本次活動的傾情付出,祝愿本次活動圓滿成功。
文藝演出共分三個章節進行,第一章節寸草報春暉、第二章節校園春秋美、第三章節愛心獻祖國。
高三(14)班同學表演的歌曲《真的愛你》,表達了畢節六中4800多名學子母親的愛, 離開父母在外求學, 但總離不開父母的視線,求學在外的學子總讓母親時刻牽掛。 母愛是一縷陽光,讓我們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
高一(1)班小品《媽媽的愛》,講述兒子與母親之間的感動的事情。讓我們看到一位母親的愛子情結。
高一(3)班同學演唱的《當你老了》。 表達了流年飛逝,我們從哇哇墜地的嬰兒到天真爛漫的兒童再到情竇初開的青澀年華,一路走到現在,驀然回首身后,已然覺察是時光如水奔流而去,走得飛快,父母一天天老去。
高一(2)班、高二(3)班同學聯合表演的合唱《時間都去哪兒了》,讓老師和家長感嘆不已,樸實無華的歌詞切直達人心底,將父母之愛表達的震撼人心。
文學社同學表演的相聲《那些年母親》,讓師生在笑聲中回憶父母在身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讓我們動容。母親的愛,在那一晚熱氣騰騰的湯圓里;在那慈愛的眼神里;在那一聲聲的嘮叨里…
在《母親》、《父親》歌曲的旋律中,活動進入到第一階段高潮,參加活動的家長們走上舞臺,接受自己孩子的感恩,同學來到自己父母面前,向自己父母鞠躬致謝,獻上自己感恩父母放入鮮花和禮品。 在主持人的帶領下,全校同學大聲喊出來:媽媽,我愛你!讓家長們感動不已,流下感動的淚水,同學們也緊緊擁抱自己的父母,再次感受父母溫暖的懷抱。
在為十佳孝心少年頒獎中,總結了畢節六中為加強對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實施“成人先于成材”的辦學理念,貫徹“學會做人、學會思考、立德修身、全面發展”的育人思想,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取得的成果。十多年來,畢節六中以每年“母親節”慶祝活動為載體,結合七星關區開展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一評三管好”活動, 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學會生活、實現有價值的人生。“潤物細無聲”,用真情感動學生,學生用真心參與,讓學生有思想,抓住學生內心激動的真實東西,不斷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逐步形成畢節六中有特色的學校德育文化。
本學期畢節六中開展評選十佳“孝心少年”,經過班級推薦,學校政教處組織相關領導和老師認真評選,評選了十位優秀同學,他們是:幫助父母,鼎力家庭的高二(3)班項啟春;孝順父母,照顧奶奶的高三(17)班王洪;笑對生活,助力父母的高一(17)班陳茂雪;照顧祖輩,替父盡孝的高三(1)班熊麗;照顧殘疾父母,勇擔家庭重擔的高三(10)班熊杰;勤勞善良,父母好幫手的高三(4)班趙倩;不畏家庭逆境,守護溫暖家的高三(12)班王艷;關愛父母,盡心盡孝的高三(5)班王祖鳳;身處家庭逆境,勤奮自強不息的高二(4)班秦紅群;盡力幫助父母,孝順體貼父母的高三(18)班邵榮德。孩子們的父母作為頒獎嘉賓為他們頒獎。
如今,全國設立了很多高校,有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之分。一般來說,公辦學校的學費比較低。面對中考志愿的填報同學們需要慎重的考慮,為了自己和父母,需要同學們做一個合理的計劃。對于學費特別高的學校,如果自己的家庭條件不支持,大家不如換一種方式去考慮,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