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考學校時,大家對于招生辦聯系電話的情況就值得學生所提前進行了解,因為這方面的介紹是可以幫助到很多學生直接和招生辦老師了解該學校所介紹的各方面條件。電話聯系也可以快速解答你的疑問,同學們只要致電學校,也就會發現到通過電話,各方面信息的了解方面是比較方便的。
貴州省貞豐中學招辦聯系電話:0859-2297840
貴州省貞豐中學“三風一訓”及釋義
校訓:厚德博學 知行合一
【出處及含義】“厚德”出自《易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即寬厚仁愛的心性與品德之義。“博學”出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說的是做學問之道。凡品德高尚者,都具有高深學識;而學識淵博者,都注重對德的修養。“厚德博學”,是我們每個人追求自身境界提高、豐富充實生命的修養之道,也是學校服務社會、推動社會進步之途。要求師生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結合起來,樹立良好的做人的德行標準,具有舍小我顧大我的雍容大度,清貧飽學而胸懷天下,淡泊名利而志存高遠,意志堅定而毅力超群,“窮而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要忠誠于自己的信仰,執著于所從事的事業,誠以修身,信以立世,厚己德以厚社會之德;要繼承和豐富優秀的知識文化,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博己學以博社會之學。
“知行合一”出自《松陽鈔存》(卷上),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中國古代哲學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于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
“厚德博學,知行合一”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概括,是歷來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境界。之所以用這兩句話作為校訓,就是要勉勵全校師生不僅重視知識的學習,更要重視德行的修養,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結合起來,知中行,行中知,做到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校風:勤奮善思 儒雅博藝
【學風釋義】“勤奮善思”即是要求學生養成勤奮學習,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要求教師養成愛崗敬業,善于反思的從教習慣。,即溫文爾雅的氣度;“博藝”,指多才多藝的本領。“勤奮善思”的是師生從業的良好習慣,“儒雅博藝”是師生追求的終極目標。

教風:崇德尚學 樂教慎行
【教風釋義】“崇德”之“崇”是推崇。“德”,是道德、德行,也就是人的品質或品格。“崇德”即主張人要推崇高尚的品格,這是為人之本。把它列于首位,體現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思想。“尚學”之“尚”有尊崇、注重的意思。“學”可解釋為學問、學習。尚學是主張教師要注重學習,作好學習的表率。學海無涯,學無止境。這其中也包含著時間上的概念,即終身學習,這是國家對教師職業的要求,也是教師應該給學生樹立的榜樣。
“樂教”即教師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慎行”即教師要謹言慎行,規范從教行為,從語言、行為上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學風:習藝明禮 勵志修身
【學風釋義】“習藝”即學習技藝,對于學生來說就是要虛心向教師學知識、學技能。同時也體現了“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雙基”要求。“明禮”即文明、禮貌。“明禮”體現了一個人的個人形象、素質水平。講文明禮貌,是做人的起點,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
“勵志”即是喚醒一個人的內在創造力,作為學生就是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修身”即修養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儒家自孔子開始,就十分重視修身,并把它作為教育八目之一。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備,便是修身的理想結果。
關于“敢于擔當”:敢于擔當就是要有責任感,就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責任是一切動力的源泉,敢于負責、敢于擔當是推動學習、工作的重要保證。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每個人都有多重身份屬性,首先是一個個體的人,然后是一個家庭的人,同時還是一個單位的人、社會的人,每一個身份屬性都有他內在的責任和使命。作為一個個體的人,就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作為一個家庭的人,就要對家庭負責;作為一個單位的人、社會的人,除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家庭負責,還要對事業負責、對社會負責。因此,敢于擔當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
報考學校的時候同學們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對于應該選擇哪所學校猶豫不決,報考一所學校是應該從學校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辦學規模等方面進行考量,還是從經濟的角度進行考慮。其實,這些問題同學們都可以通過撥打意向學校的招生辦聯系電話向學校的招生辦老師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