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馬龍縣第一中學的招生辦聯系電話是多少呢?現在除了網絡,電話也是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必需品,通過電話我們可以了解到想要知道的事情,這是除了網絡之外最快捷的聯系以及了解的方式,同學想要了解學校可以撥打電話進學校的官方行咨詢,下面小編為大家找到了這所學校的電話,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云南省馬龍縣第一中學招生辦聯系電話:0874-8885455
馬龍縣第一中學“師資隊伍”培養
馬龍縣第一中學——曲靖市教育局領導譽稱為“一匹異軍突起的黑馬”——高考成績連續三年實現跨越式發展: 2004 、 2005 、 2006 年高考上線率分別是 54.8% 、 73.6% 、 86.8%, 三年共提升了 47.1 個百分點。 2006 年高考上線率高于全市 16 個百分點,綜合進步率居曲靖市九縣區第二名,語文高考文科平均分高達 113.2 分,連續三年為全市高考文科第一名。馬龍縣第一中學連續三年教育教學質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奧秘是什么呢?高效的師資隊伍建設起著根本性的作用,學校組織行動研究,營造學術氛圍,實行強弱合作,呈現開放姿態,啟動素質評價,實行科研興校。
一、名師引領 , 營造科研學術氛圍
在馬龍縣第一中學,不管是校本培訓,還是校本教研、校本研究、校本科研,最終都體現在促進每位教師的校本學習和素質能力提高上。馬龍縣第一中學始終認為 , 名師引領既是學校教研“傳幫帶”的必要手段,也是促使新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更是提高學校品牌檔次的最重要砝碼。教師必須經歷“師徒制”的歷練,專業上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名師引領的核心內容為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教學技巧。理論知識,如把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規律恰當運用教學中;專業技能,如知識點、高考點以及教材的把握處理等技能要素,大致經歷了“我圍著教材轉——教材圍著我轉——我牽著教材走”這樣一個層遞發展過程;教學技能方面,如學校常期開展的課堂“行動研究” “反思點”的選擇,都與磨練教學技巧有關,其它如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學方法手段的選擇,都需要借助名師熟手的導引指點。這樣,青年教師就可避免走彎路,好風憑借力,直接利用校本研究成果,提高效率,加速成長。
馬龍縣第一中學語文教研組實踐摸索了很多的成功經驗。如“師徒制”傳幫帶的方法就有一對一、多對一、多對多、團隊論壇、沙龍客座、串班互講、專題分講,作文共研、重點突破,深度開掘等等。學校高中語文教研組從前幾年的研究“試卷”,向研究“閱卷”發展;從研究“不丟分,不留空,不失語”,向研究“如何做如何答拿高分”發展;從研究“答題形式”向研究“提升學生內質”等新尖前沿課題展開。同時,教研組要求每位新手一學期,必須聽學一節老教師的新講課、復習課或專題課。
二、強弱合作
1. 承認差異和利用差異
( 1 )成長差異。新教師的成長階段,為“角色適應期—— — 主動發展期—— — 特色創新期”,馬龍縣第一中學分解為“一年適應,三年成熟,五年成為骨干,七年成為優秀”,即青年教師培養的“ 1357 ”工程。
( 2 )特質差異。
特質差異是“個體”方面的東西,如學校今年高三備課組的五位教師特質: ① 善于作文教學; ② 長于現代文閱讀; ③ 擅長文言文閱讀; ④ 喜歡詩歌鑒賞; ⑤ 對科技文閱讀頗有研究。同是作文專題教學,有的教師對詞匯敏感,疊詞運用頗似朱自清的神貌,有的則善用修辭,夸張排比,氣勢似李白,有的婉約,如李清照,有的豪放像蘇東坡。我們在高考復習中,就用“教師串講制”來授課,揚長避短。
2. 分層培訓師資隊伍教師既然存在差異,就需要分層培訓,才能使各類教師“吃得了、吃得飽、吃得好”。首先,是自下而上的調查或同事工作交談之間的了解,掌握動態中每學期各時段各學科的師資實際問題、情況,然后再確定熱門突出的培訓專題、教研課題。確定原則一定要據培訓對象的“內需”而定,而不是從上到下走過程、玩形式,想當然的科學院式的層層命令。學校上學年師資培訓,最受歡迎、參訓人數最多的欄目有“教研論文寫作”(教研室徐錦衛主講), “電腦課件制作”(教研室韋定云主講), “信息電腦初級運用”
以上的電話同學們可以撥打過去咨詢一下,想要去學校的同學可以根據以上提供的地址導航或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畢竟相對于沒有獨自出行過的同學,在父母的陪同下比較安全。需要了解更多也可以繼續關注邦博爾網站,小編都會積極幫助大家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