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座落在哈爾濱市開埠之地,掩映于氤氳書香之中。這里是教書育人的凈土,這里是孕育夢想的搖籃,這里是啟迪智慧的樂園。學校以“培養具有民族靈魂的國際化人才”為目標而奮斗,追求勇敢自由是劍橋三中的校訓。乘車路線主要為:公共交通;也可以自駕導航直接到校。
一、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詳細地址
哈爾濱市香坊區哈平路239號
二、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乘車路線
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附近的公交站:哈三中(哈醫大第四醫院)、哈三中(哈醫大四院)、省醫院南崗分院、烈士館、烈士館、建設街(民益街街口)、建設街、霽虹橋、哈站、烈士館、果戈里大街(郵政街路口)、哈爾濱火車站、阿什河街(郵政街路口)、哈站、龍江街、火車站。
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附近的公交車:8路、2路、K2路、89路、115路、73路、120路、105路、107路、108路、109路、7路、機場大巴3號線、16路、336路、74路、13路區間車、101路、103路、110路環線、111路環線、13路、14路、21路、28路、32路、343路、551路、64路、888路、94路、K14路、383路、47路、機場大巴1號線等。
三、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介紹
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座落在哈爾濱市開埠之地,掩映于氤氳書香之中。這里是教書育人的凈土,這里是孕育夢想的搖籃,這里是啟迪智慧的樂園。學校以“培養具有民族靈魂的國際化人才”為目標而奮斗,追求勇敢自由是劍橋三中的校訓。
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是1996年經過哈爾濱市教育局批準,由東方劍橋教育集團創辦的現代化全日制國際中學。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民革中央教科文衛委會、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北京大學MBA導師于松嶺教授任董事長。全國優秀校長、哈爾濱市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哈爾濱市政府督學、特級教師、省骨干教師、省“巾幗建功”標兵、哈爾濱市中小學學校設置委員會專家常翠萍任校長。
學校設有高中部、初中部、國際部,在校生近6500人,教職員工699人,130個教學班。學校辦學實力雄厚,具有省內一流辦學條件,校舍總建筑面積90000平方米,建有現代化的體育館,館內設有籃球、排球、形體訓練室、乒乓球場地及42個鋼琴房,有國家級標準的400米塑膠田徑跑道運動場。學校設有兩套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學廳及閱覽室,全校130個教學班皆配有多媒體。學生可住宿、可走讀、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食堂物美價廉,服 務優質;學校有100臺通勤車,為學生提供通勤服務。
在過去的31年時間,東方劍橋教育集團堅持以學生為本,致力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初中省市重點高中升學率達85%以上,高考。我校成績斐然,受到家長,學生和教育界的廣泛認可。近年來,哈爾濱劍橋三中多次被評為社會辦學先進學校、“高質量、高水平”辦學先進單位、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龍江信得過學生家長放心首選學校”。在2012年,劍橋三中被黑龍江省教委評為黑龍江省標準化建設先進學校,2016年榮獲香坊區“特色學校創建”先進單位,2016年榮獲哈爾濱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本著“培養具有民族靈魂的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目標,學校與美國、加拿大國家的高中進行聯合辦學,舉辦國際班。同時,與泰國博仁大學聯合辦學,我校高中畢業生可赴泰國博仁大學就讀。
經國家漢辦批準,學校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高木高中設立了“孔子課堂”,我校是黑龍江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民辦中學,我校學生與美國高木高中學生每年進行交流學習,從而開拓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劍橋三中正以堅定的信念、自信的姿態邁向精品教育之路。
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食堂經濟實惠、服務優良,通勤車開設了近100條通勤線路,保證師生的通勤需要。
建校初,于松嶺董事長就明確提出 “嚴謹治校,精心育人”的辦學宗旨,為學校的創辦和發展指明了方向。學校領導搶抓機遇,不斷提升理念、提煉思想,為每位學生一生的和諧發展奠基。明確了辦學目標:“培養具有民族靈魂的國際化人才”。確立校訓:“志藏天地、學貫中西”; 校風:“求真務實 勇于超越”; 教風:“靜心勤業 包容至善”; 學風:“勤學善思 求真進取”;七字育人方針:“德、學、志、勤、思、悟、博”,用以規范和激勵全校師生,打造拼搏進取,奮發向上的團隊精神。諸多的保障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逐年提升,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同。這片沃土,引來了有識之士加盟,形成了一批過硬的教師隊伍。
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是1999年經哈爾濱市教委批準,由東方劍橋教育集團創辦的一所民辦全日制完全中學。原校址位于香坊區珠江路013號,為80年代初的建筑,其結構不合理,基礎設施陳舊,功能室不全。生均建筑面積和校園操場面積均不達標。實施標準化建設工程以來,集團和學校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大力增加投入,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2007年以來,集團先后投資了近千萬元,對原教學樓進行全面維修和改造,更新了微機室、實驗室設施和設備等。但是由于辦學空間的局限,使得學校的辦學條件距離標準化的要求還有明顯的差距。2011年10月,學校搬遷到位于哈平路239號、集團自籌資金3200萬元新建中學校區之后,實現了辦學條件的標準化和現代化。學校現擁有17649㎡ 的教學樓、12672㎡ 的宿舍及3000㎡的學生食堂,校園及操場占地面積15000㎡。學校各有2套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和語音室、音樂教室、美術室、閱覽室、多媒體教室、會議室、家長接待室、心理輔導室及校醫室等。各教室全部裝設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宿舍可容納1680人住宿,實行公寓化管理。學校備有58臺通勤車,開設36條通勤線路,保證師生的通勤需要。學校食堂經濟實惠、服務優質,可供3800人就餐。
隨著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辦學規模逐年擴大,由建校初期的21個班,1216名學生擴大到現在的74個班,3480名學生。現已成為哈爾濱市一所規模較大,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的民辦完全中學。
建校以來,學校發揚“艱苦奮斗、務實創新”的劍橋精神,始終堅持以“辦出質量、辦出規模、辦出信譽”,創辦家長及社會滿意的品牌學校為目標,始終堅持辦學不以盈利為目的。近幾年,學校在實施標準化建設過程中,貫徹“辦學要注重社會效益,注重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對部分學生實行減免費的優惠政策和獎勵辦法:一是對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減免學費、宿費和通勤費,避免了因交費困難而輟學的現象發生(如上學期高三畢業生于浩,因父母離異等原因成為棄兒。為保證其完成學業,學校免收了他初四至高三共四年的學費、宿費及餐費,免費總額達42,000元。今年高考他被綏化學院錄取,成為一名在校大學生)。二是對品學兼優的學生減免部分學費。近三年共減免費1500多人次,減免費總額近500萬元。三是設立獎學金制度,幾年來已有565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獲得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