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全面直觀的了解一所學校的辦學規模和設施條件,就是直接到校參觀,這就涉及到學校地理位置問題,下面為大家分享昭通市威信縣第一中學的地址以及相關信息,對學校感興趣的學生就可以通過下文地址信息去學校參觀了解,報考學校是大事,希望同學們能多方考慮做出選擇。
昭通市威信縣第一中學地址:云南省威信縣扎西鎮長征路188號
昭通市威信縣第一中學來校指引
威信縣汽車客運站
威信縣汽車客運站——進入環城西路,行駛310米——右轉,進入興威路,行駛620米——右轉,進入扎西街,行駛210米——右轉,進入長征路,行駛20米——威信縣第一中學
威信縣政府
威信縣政府——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沿愛民路走170米,左轉進入長征路——沿長征路走280米,到達終點——威信縣第一中學
萬仙觀
萬仙觀——從萬仙觀到S302,行駛730米——右轉,進入S302,行駛920米——右轉,進入環城西路,行駛200米——左轉,從環城西路到長征路,行駛980米——右轉,進入長征路,行駛150米——威信縣第一中學
凈心寺
凈心寺——進入S302,行駛1.3公里——左轉,進入長征路,行駛700米——威信縣第一中學
扎西會議舊址
扎西會議舊址——進入龍井鹽井街,行駛490米——右轉,進入建設路,行駛190米——左轉,進入扎西街,行駛270米——左轉,進入長征路,行駛20米——威信縣第一中學
昭通市威信縣第一中學周邊景點—扎西會議舊址

扎西會議舊址位于威信縣「西鎮,原為江西會館和湖廠文館舊址,總古地面積4686平礦米。江西會館又稱萬壽宮,冶建于清咸豐年(公元1856年)為木結構建筑,面積514平方米。湖廣會館又稱禹王宮,始建于清光緒四年(公元879年),為四合院木結構,面積336平方米。
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實現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1935年1月18至19日離開遵義,1月29日一渡赤水河,2日初進入川南的敘永、古閵地區,準備北渡長江。這時,蔣介石急調中央軍及川、滇、黔地方軍布防長江,準備聚殲紅軍。中央紅軍根據情況的變化,決定避敵鋒芒,暫緩渡過干改向國民黨力量空虛的云南扎酉(威信舊名)集結,作短時休整,尋求新的戰略機動。
1935年2月6日,中央紅軍進人扎西地區,并在距扎西鎮不遠的大河灘開會,此即扎西會議的開 始。1935年2月8日,中央軍委進駐扎西鎮,會議改在 江西會館戲樓繼續召開。"參加會議的有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周恩來、總司令朱德、總書江張聞天等中央負責同志,多位中央委員,幾位團員負責人和中央機關的負責人力口董必武、徐特立、林伯渠、謝覺哉、毛澤民等。2月8日會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總結粉碎五次"圍剿"戰爭呻經驗教訓決議大綱》,將遵義會議決議正式形成文件。2月10日,又以中央軍委名義發布了《關于各軍團縮編的命令》。至此,扎西會議結束。
扎西會議是中共中央在遵義會議后僅26天召開的又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是遵義會議的繼續和補充。會議討論和決定了幾個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飛分析了當時面臨的軍事形勢的新變化,確定了中央紅軍行動的新方針。這次會議對紅軍擺脫困境,爭取主動和完成戰略轉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扎西會議精神,中央紅軍在扎西進行整編,精簡機關,充實連隊,以增強軍隊的機動性和作戰能力。
紅軍在扎西期間,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宣傳抗日救國,并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工作,便當地群眾理解、支持紅軍。經過扎西整編后,紅軍擴充了3000多人,軍威大振,于是回師東進,二渡赤水,于2月27日再克遵義,殲滅國民黨軍隊20個團,取得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利,為實現北上抗日的戰略目標奠定了基礎。
湖廣會館一直保存完好,江西會館于1962年被拆除,1976年在舊址上按原樣重建。扎西會議舊址以及中央紅軍長征路居舊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同志路居舊址都已恢復原貌,還新建了扎西會議紀念館和紅軍烈士紀念碑。陳列室里展出紅軍遺留的文物100多件,分別介紹紅軍長征簡況和紅軍在扎西的活動。198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信大家對昭通市威信縣第一中學的地理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大家對該校有興趣,可以抽出時間前往學校實地參觀了解,這樣也能最直觀的感受到學校的辦學情況以及校園環境。在了解到學校的基礎環境設施以后,大家也能更好的針對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