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聚源高中的招生簡章包括了學校的招生計劃、收費、錄取以及聯系方式等信息,為同學們提供了全面了解學校招生信息的途徑,邦博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八一聚源高中招生簡章詳細內容,信息僅供參考,如有變動,以學校官方最新消息為準。
一、八一聚源高中招生簡章
1、八一聚源高中招生計劃
成都市八一聚源高級中學 面向5+2區域 招生人數是:統招 25人;調劑 25人。
成都市八一聚源高級中學 面向都江堰市 招生人數是:統招 658 人;調劑 42人。
招生總人數:750人(往年參考)
2、八一聚源高中收費標準
學校學費為340/學期,住宿費:以“學期”為單位收取。
3、八一聚源高中錄取規則
學校錄取工作按照權限分別由省教育考試院、設區市教育局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統籌安排實施。學校招生計劃經學校主管部門同意后,報省教育廳審定,并向社會公布。市、縣屬職業高中(中專)招生計劃由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省教育廳審核通過后的普高招生規模,分縣(區)或分校下達。
在規定的時間內,由學校將考生報名序號、準考證號等基本信息錄入管理平臺,在系統中進行學籍核查并辦理錄取。對于查詢不到學籍信息或學籍信息有誤的,由學校收集相關學籍證明材料,到省教育考試院辦理錄取手續。
4、八一聚源高中報名要求
普通高中公費生招收部分具有該地學籍的本省外市縣戶籍考生。
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學校嚴格實行錄取擇校生的“三限”政策,(即限招生人數、限學業成績、限收費標準)。擇校生不超過本校招收公費生的15%。
5、八一聚源高中聯系方式
邦博爾平臺網址:https://www.bangboer.net/ubyjygz/
二、八一聚源高中簡介
八一聚源高級中學是都江堰市第四中學演變而來,是在5.12地震后,由軍隊援建的一所公辦高中。由成都七中領辦過一段時間。5.12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市的中小學校普遍受到損毀,原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尤其嚴重。聚源中學當時正在上課的2800名學生,278名學生死亡,11名學生失蹤,校舍成為一片廢墟。 在震后不到一年的時間,由特殊黨費新建了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學。原來的都江堰市第四中學震后則由成都軍區投資1.33億元人民幣新建并更名為 “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級中學”。
八一聚源高中辦學規模
學校位于都江堰市聚源鎮迎祥村,占地116畝,建筑面積37753平方米,投資1.335億元。共有教學樓、綜合辦公樓、實驗樓、學術報告廳、風雨操場、學生公寓、教師公寓、食堂等10棟單體建筑,按8度抗震設防建造。規劃48個教學班,可容納2400名學生,實行全寄宿制管理。學校現有教職工165人,其中專任教師146人,中、高級教師98人,占教師總數的67.1%,4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140人。
八一聚源高中辦學特色
1、軍隊持續關愛
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級中學由中央軍委統一部署成都軍區援建。是按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建設的設施一流,實施全寄宿、全封閉、半軍事化管理的嶄新學校,是成都市災后恢復重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點工程。
在成都軍區的關懷下,八一聚源高級中學掛牌為軍事院校生源基地;學校與“抗震救災英雄陸航團”達成共建協議;成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張建華少將擔任學校榮譽校長;成都軍區陸航團康江林副參謀長擔任學校總軍事輔導員;陸航團為學校所有班級配備軍事輔導員;軍校雙方開展豐富多彩的共建活動。
2、名校引領發展
為了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根據成都市市委市府要求,按照成都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成都七中與都江堰市教育局簽訂協議,由成都七中領辦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級中學。
成都七中組建了以特級教師、四川省優秀校長劉國偉同志為名譽校長,以成都七中校長助理陳剛為校長,成都七中教務副主任胡勇和成都七中教育處副主任江宏為副校長的學校領導班子;組建了以七中老校長、黨委書記、特級教師、教育教學專家王志堅同志為主任的專家委員會,組建了由七中中層干部、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等教學骨干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
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級中學將組織教師參加七中的集體備課,定期到七中跟崗學習。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級中學的遠程教育直播班,與成都七中異地同步教學、同步備課、同步作業、同步考試;由成都七中把關教師、授課教師、技術教師和我校輔導教師協同作業,共同完成課堂教學,確保優良的教學質量。
成都七中為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級中學的優秀學生留出學位,在招收的新生中,選拔10名學生到成都七中本部就讀,到高三時還將另選拔5-30名學生到成都七中本部就讀,為特優學生鋪就一條更加寬廣的成才之路。
3、社會各界關愛
震后媒體的強力報道,聚源得到了海內外的高度關注,聚源人承受災難的苦痛和面對困難的勇毅,激起了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懷。學校設立了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助學金、上海電機學院勵志獎學金、紅十字會助學金、上海工商聯助學金、彭偉獎學金、體育彩票獎學金等,讓品學兼優經濟困難的學子得到充分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