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學學費:學費為每學期460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邦博爾小編整理的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學學費信息僅供參考,如有變動,以學校官方最新消息為準。
一、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學學費多少錢(學費明細)
1、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學學費標準:
學費為每學期460元。
2、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學住宿費標準:
以學校實際收取為準。
3、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學資助政策:
四川省高中階段學生資助政策
a.免學費。民族自治州(縣)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計劃,免除所有公辦普通高中學生學費,民辦普通高中參照當地同類型公辦普通高中標準執行。其余地區按照平均30%的比例免除公辦高中學生學費,民辦普通高中參照當地同類型公辦普通高中標準執行。
b.國家助學金。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每生每年2000元(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在1000元—3000元范圍內確定,可分為2—3檔),全省資助比例約30%。
c.學校資助。學校從事業收入中提取5%(民辦學校從學費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的經費,用于減免學費、設立校內獎助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支出。
d.社會資助。引導和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及個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設立獎學金、助學金等。
二、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學簡介
學校創建于1914年,原名省立二中,首任校長是“影響中國文化的20大奇人怪杰”之一的知名學者李宗吾。學校于2000年創辦成省重點中學,2002年晉升為首批省示范高中。學校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豐厚的文化底蘊,優異的辦學業績。
學校占地面積100余畝,教職工233人,學生3800余人, 58個教學班(應屆)。
教師方面:有教育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特級教師2人,省級名優教師12人,綿陽市級各類名優教師51人,江油市名優教師23人。有高級教師66人,中級教師94人。
繼承和發揚“繼承傳統,團結協作,求實自礪,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為本,發展為本;管理重在辦學品質的優化,德育重在師生品行的塑造,質量重在辦學品位的提升”的“三本三品”辦學理念,堅持“全面發展,特長發展,多元發展”宗旨,努力培養“智能并重,身心兩健”的優秀高中學生。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為本、發展為本”的辦學理念,以提升行政的執行力、示范力為抓手,構建了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的管理體系,營造了和諧的人文生態教育環境。設立了校長信箱,及時解決師生訴求;實行了行政簽到制,學校年級副主任以上的管理者每天早晨7:20到校簽到,提早安排當天工作,檢查當天工作的準備情況;實行了校級領導駐校、帶班巡查制,每天一位校級領導帶領兩名中層干部巡查校園常規、及時處置發現問題;開展了周末交心活動,每周星期天上午安排一名校級領導帶領一名中層干部接待來訪教師、學生、家長,答難釋疑,加強了溝通,增進了了解。
以高中新課改為契機,堅持在活動中培養年輕教師,推出了骨干教師與年輕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以及校級示范課、教研組長示范課等各類展示課,突出名優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開展行政領導獻課活動,領導帶頭上公開課;定期舉行青年教師入格課、打磨課,讓他們在鍛煉中成長。通過評選“江油一中伯樂獎”、校級骨干教師、教壇新秀、十星教師(員工),分層次表彰業績突出的教師,夯實了學校發展的核心基礎。
為高一新生編印《走進高中》校本教材,做好高初中的銜接教育。開發以弘揚李白文化為主題的校本教材《飄逸李白》下發全體師生,提升師生人文素養,豐富學校人文內涵。開發以反映學校厚重文化積淀為主題的《一中史話》校本德育教材,打造紅色校園文化。
為推行新課改,學校編印了《品李白》校本選修教材,多角度品評李白精神、詩歌風格,文學性、可讀性二者兼備,受到廣泛好評。
素質教育成果顯著,女子足球稱雄全川,名揚全國,優秀隊員征戰世界賽場。2007年以來,江油一中女子足球隊共奪得全省冠軍10次,全省亞軍、季軍20余次,受到綿陽市政府記功表彰。江油一中女子足球隊培養國家一級運動員32人,國家二級運動員200多人次,4名同學免試被知名大學錄取。2015年,江油一中女子足球隊沖出四川,征戰全國,佳績不斷。參加全國校園足球賽奪得一等獎,參加全國校園足球總決賽勇奪亞軍!參加四川省首屆校園足球總決賽、四川省中學生足球錦標賽,一舉奪得兩項冠軍;參加省中學生聯賽獲得亞軍,參加綿陽市校園足球賽獲得冠軍;以我校牽頭的女足甲乙丙三個組別代表綿陽參加四川省青少年錦標賽均獲亞軍。
2015年,江油一中田徑隊書寫嶄新歷史。首次參加四川省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勇奪第二名,繼女子足球又一體育項目奪得省級比賽大獎;還連續兩年奪得綿陽市中學生田徑競標賽團體總分第二名,連續五年奪得團體總分第一名。
2015年,江油一中羽毛球隊強勢進發,連續兩年奪得綿陽市中學生羽毛球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
2015年,江油一中籃球隊初露崢嶸,參加綿陽市首屆高中籃球聯賽,女隊勇奪冠軍,男隊奪得第三名。
2015年,江油一中學生參加江油市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獲特等獎。參加江油市藝術節書畫作品展,獲特等獎1人,一等獎4人,二等獎3人。參加綿陽市中小學藝術節,課本劇《血色萬字旗》、國畫《春風》獲一等獎。
2010年,文藝節目《從頭再來》2010年勇奪全國青少年電視展演金獎,并在央視少兒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
寓教于樂,以豐富的校園活動為載體教育學生,提升學生素質。學校每階段、學月都安排有德育主題活動。開展三月英語節、四月科技節、“五月頌歌”合唱節、以及校園藝術節活動,每學期定期召開學生運動會,將主題教育寓于具體的活動。利用教師節、國慶節、中秋節、母親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開展了征文評選活動,豐富了師生校園文化生活。組建了文學社、棋社、動漫社等9個社團組織,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提升了學生能力。
校園文化建設堅持高起點、高品位的原則,以“塑造氣質,陶冶性情,惠澤心智”為出發點,立足本校實際,打造紅色校園文化;著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全力打造具有豐厚人文內涵的書香校園;大力開發地方資源,彰顯李白文化,逐步形成了“挖掘學校積蘊,傳承國學精粹,凸顯李白文化”的校園文化主題與特色,實現了文化建設與學校發展的同步并進。
近年來,學校榮獲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語言文字示范學校”、“中國數字科技館觀測先進單位”、“中國師德建設示范單位”、“四川省校風示范學校”、“四川省中小學實驗示范學校”、“四川省體育特色學校”、“四川省陽光體育示范學校”、“四川省模范職工之家”、“四川五四紅旗團委”、“四川省綠色示范學校”、“綿陽市文明單位”、“綿陽市先進集體”、“綿陽市德育先進集體”、“綿陽市安全文明和諧校園”等多項榮譽稱號。
辦學質量連年攀升。2010年高考上線突破千人。到2015年,重本上線456人,比上一年增長108人,增幅31%。本科硬上線1330人,比上一年增長128人,增幅10.6%;藝體雙上線26人,總上線1356人。北大清華上線3人,錄取2人,空飛、民航各錄取3人。有31人考入清華、北大,連續十一年獲綿陽市高考質量綜合評價特等獎,連續八年綜合辦學水平位居綿陽市省示范高中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