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報考一所學校的時候可以提前去參觀學校,之后的三年時光同學們都是要在接下來報考的學校中度過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讀書環境,大家很難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去,所以同學們在報考學校前可以和家長上網查詢學校的地址,提前去學校參觀游覽一下,再考慮要不要報考。
秀山民族中學地址: 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鳳翔路31號

秀山民族中學來校指引
秀山客運站
秀山客運站——步行 40米——汽車總站 上車——秀山6路——大華百貨站 下車——步行 770米——民族中學
秀山站
秀山站——步行 550米——武陵廣場站 上車——秀山9路——三角塔站 下車——步行 350米——民族中學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政府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政府——步行 320米——縣法院站 上車——秀山9路——三角塔站 下車——步行 350米——民族中學
花燈廣場
花燈廣場——步行 240米——三角塔站 上車——秀山7路 (或 秀山1路 )——民族中學站 下車——步行 20米——民族中學
重慶秀山洪安邊城景區
重慶秀山洪安邊城景區——進入洪渡路,行駛290米——右轉,進入廈成線,行駛3.1公里——右轉,從廈成線到包茂高速,行駛340米——靠左前方行駛,進入包茂高速,行駛26.4公里——靠右前方行駛,進入秀山互通,行駛1.0公里——向右前方行駛,進入花燈大道北段,行駛4.3公里——右轉,進入花燈大道,行駛960米——請直行,進入武陵北路,行駛370米——請直行,進入武陵南路,行駛270米——右轉,進入朝陽路,行駛2.0公里左轉,進入鳳翔路,行駛290米——民族中學
秀山民族中學周邊景點—洪安古鎮

洪安古鎮,地處長江上游地區、重慶東南部,距秀山縣城47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2平方公里,人口1.6萬。有“一腳踏三省”之稱,是一腳踏三省的插花地,也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原型。位于重慶、湖南和貴州的交界處,東與湖南省花垣縣的邊城鎮隔河相望,南與貴州省松桃縣的迓駕鎮山水相連,為渝東南門戶。
清代名人章愷曾詩曰“蜀道有近時,春風幾處分;吹來黔地雨,卷入楚天云”,描繪了“一腳踏三省”的地利之優。
洪安古鎮內古建筑群立,其工藝、造型獨特,土家苗寨風情別具一格。自然景點“象鼻吸水”、“九龍坡”以及“三不管”小島都享有盛名。洪安全鎮依山傍水,綠樹成蔭,河水碧波蕩漾,風景如畫。洪安老街最有味道的是索拉渡河船,由一根鋼絲連接兩岸碼頭,也系住了渡船來往的動力依靠。滿客之后,老梢公悠閑的坐在船屋內的木制四方條臺上,用一根挖有細槽的兩尺圓木作絞桿,卡在渡河鋼絲上一點一點把船拖到對岸。
從橫貫鎮區的319線分道進入老街,踩著堅實厚重的石階拾級而上,完全是一個遠離喧囂、返樸歸真的過程。洪安老街為石級梯街,沿街兩旁青磚黑瓦,庭院深深。房屋兩旁均有高大結實的封火筒子,其造型獨特,高過房頂數米,防火性能極強,無論其中的哪一座房屋不慎失火,火勢都不會向兩旁繼續延伸,充分體現了洪安先民聰明機智的自救能力。
整條老街長約千余米,地勢時緩時急,別有韻致。站在高處的街面上,前瞻后顧均為鱗次櫛比的封火筒子,參差不齊的排列在街道兩旁,建筑群落規模非同一般。據說,鎮上曾有24座四角天井,民國期間和文革時期損毀較為嚴重,但至今仍有數座保存完整。
可想而知,當年的洪安集鎮,那種商賈云集的繁華景象該是何等的興盛!直到現在,洪安集鎮的商貿活動依舊頻繁如初,包括湖南、貴州的邊民們都來這里進行交易活動,當地人將其稱為趕“邊邊場”。每逢鎮上趕集,只見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剃頭補鍋、算命占卜……各行各業應有盡有,生意興隆,熱鬧非凡。
學校的具體位置在哪里同學們可以先提前去進行實地考察,學生和家長很有可能在報考學校的時候找不到去學校的路線從而耽誤了報考。因此,提前知道學校的地址和去往學校的路線是非常重要的。每年報考志愿的時候,同學們都可以上網查詢學校的地址在哪里,了解學校的地理位置、附近交通、周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