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遇到感興趣的學校時,學校的招生計劃是必須要了解的,不同的學校,招生計劃是不同,同一所學校,每年的招生計劃也是有變化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去了解最新公布的招生計劃,小編為大家介紹秀山民族中學的招生計劃情況,同學們可以作為參考。
秀山民族中學招生計劃
班級 | 人數 |
5個 | 200人 |
秀山民族中學招生信息
凡中考成績上秀山民族中學錄取線的學生,且中考志愿又填報秀山民族中學的,就讀秀山民族中學一律按正取生錄取。
拓展閱讀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教。近年來,秀山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秀”和“人才強縣”戰略,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著力改變教育環境和教育觀念,“軟”“硬”兩手抓,用“教育扶貧”走出了一條“弱鳥先飛”的道路。
教育質量關乎民生,更關乎一個地區發展大計幾年前,秀山有一道獨特的“風景”——每到周末,秀山汽車站、火車站便人聲鼎沸,男男女女提著大包小包,一臉疲倦,卻是滿眼的期待。他們不是外出務工的打工者,而是一周一輪回,去重慶主城區看娃兒的“周末父母”。為什么舍近求遠?一項統計數據可見一斑,2009年以前,秀山全縣高中入學率不到40%,優秀初中畢業生流失率高達90%,高考上線率徘徊在60%,2010年高考上重點本科線的僅有19人。
“那時候秀山教育質量跟不上,大家紛紛把娃兒送到主城區讀書,有高中生、初中生,甚至還有小學生。”秀山民族中學一位當教師的家長無奈地說。學生背井離鄉,家長也費錢費力。當地人粗略統計,在過去幾年里,每年秀山在主城和周邊地區讀書的小孩不下千人,為此,家長們一年要多支出2000多萬元。
“教育質量關乎民生,更關乎一個地區發展大計。”秀山縣委、縣政府下決心實施“科教興秀”。觀念轉變,6年投入15億元提升硬件水平“治貧先重教,‘科教興秀’重在觀念轉變。”秀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一致認為,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經濟、抓未來,要擺脫貧困,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必須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為了加快教育發展步伐,秀山把教育作為重要的民生工作,“把秀山打造成為武陵山區教育高地和教育名城”寫進了縣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之中,把“關愛留守兒童”等六大涉及教育的工作寫進了縣委《關于加強民生工作的決定》中。
不僅如此,秀山縣委、縣政府還拿出真金白銀,確保教育經費不低于當地GDP的4%,確保教育經費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教育系統也苦練內功,縣教委主任由公推、票決形式確定;數千名教師在縣城花燈廣場上莊嚴宣誓,以父母之心辦教育。社會形成了廣泛共識,學生家長紛紛表示,“只要孩子愿讀,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讀書!”
每個學校確保教學質量正常進行都會有一定的招生數量要求,中考結束很多學生都會報名學校,但是這個學校也不可能全部招收,所以有一定的人數要求。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秀山民族中學今年的招生計劃,想要報名我們學校的同學就可以好好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