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結果有好有壞,不是說臨時抱佛腳就有用的。很多考生知道中考的重要性后,會了解更多與中考相關的信息,所以中考自主招生就成了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們最想了解的信息。那么孩子們的中考考試和招生也有很多的條件出現。比如在中考之前,很多家長和學子們肯定都會關注關于自主招生的消息的,因為它為學生們來說是一種機會。可能很多人不太懂中考的自主招生到底是什么意思?現在就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吧。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自主招生又稱自主選拔,是高校選拔錄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環節。包括國家重點大學自主招生與高職自主招生兩大類。2003年,中國教育部開始推行自主招生,結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時間招考的歷史。
高中畢業生通過考核后,可提前確定意向高校的錄取名額,并在參加高考后享受降分優惠。根據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數不能超過試點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入選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考,成績達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與試點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省級招辦應向考生選報的試點學校投檔;試點學校進行綜合評價、自主選拔錄取。
自主招生流程
1.招生簡章發布
每年的11月初-12月份,各高校的自主招生簡章會陸續發布,考生和家長可以到高校的官方網站上進行查詢。
2.推薦材料遞交
符合自主選拔錄取條件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經所在中學推薦或自薦的方式提出申請。材料遞交截止時間往年在11月底12月初,2013年由于相關政策出臺較晚,截止時間延長至12月底。
3.材料審核
自主招生學校組織專家組,按照自主確定并經公示的標準和考核辦法,對考生材料進行審查,并在進行面試等相關測評、考核后,提出候選人,自主招生學校招生領導小組審核后確定入選考生名單。
4.參加筆試
每年自主招生筆試時間不確定,一般為2-3月份。
5.進行面試
各高校根據院校計劃進行合理安排,有的高校在筆試當天直接進行面試,有的高校則會在筆試后另外發放面試通知,進行面試考核。
中學教學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原本是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弊端,但卻演變成爭搶優秀生源的大戰。高校出臺這樣變味的自主招生政策,不但會造成高校間的惡性競爭,而且會給高中教學、學生家長增添繁重的學業和經濟負擔。不少考生為報名參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常常缺課,四處報輔導班,以應對招生高校的筆試和面試。這些學生為了迎考,花費了過多的精力,占用了過多的時間,影響了正常的學習。人們常說,高考是中學教學的指揮棒,而自主招生制度對中學教學的影響也不小。
小編總結
針對與孩考生們初中升高中有很多機會,不僅僅是依靠中考這一次機會,所以自主招生成了絕大部分家長的首要選擇,更多的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參加自主招生,很多家長讀自主招生不是特別的清楚,為了讓家長更加明白,可以參考以上文章內容,以上文章詳細說明了中考自主招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