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來臨的前一天,讓考生們是非常的緊張,畢竟自己準備了那么久,練習一題又一題,做了一張又一張的試卷,只想在中考考場上正常發揮。但在中考前期有的同學都比較緊張,而且有的家長過分的給孩子施加壓力,導致考生患上焦慮癥,甚至有的孩子的身體被拖垮,不能參加中考,所以家長們要關心孩子,給孩子補充點營養。那么對于還剩一天的時間就要參加中考的考生們來說,如何緩解中考壓力呢?
學生:學會耐壓抗挫
在初三階段,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三多一少”,即課程多、作業多、考試多、休息時間少。除了模擬考、畢業考和升學考外,小考小測月月有,甚至周周有、天天有,這時同學們難免會有成績不理想的情況出現,很容易情緒波動,對自己產生懷疑。面對更概括、更抽象、更難于理解的課程學習,面對更激烈、更緊張的競爭環境,要求初三的同學樹立起一種吃苦意識、學習意識、中考意識,做好承受壓力、經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準備。
其實,在大考前充分暴露自己的失誤是件好事,問題暴露得越多越好,發現了漏洞就及時補上。考試之后,看一下哪些不該丟分的地方丟分了,可以將這些題抄到一個錯題本上,將考查重點、易錯點用不同顏色的筆勾畫出來,反復思考、練習。同學們要學會通過反復分析成績,對自己的學習心中有數。時間要抓緊,心態要平靜,不必太過于計較分數和名次。在時間的安排上,要特別講究效率。千萬不能為了復習而突擊熬夜,影響第二天的聽課質量。
初三階段學習任務繁重,初三一整年始終充滿一種緊張的中考氣氛,同學們面對較以前更復雜的學習環境往往目不暇接,疲以應付,同學間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必然會給學生帶來壓力,難免產生種種心理困惑和交際障礙。因此要對初三學生提前進行“耐壓”和“抗挫”教育。同學們一定要有思想準備,并做好相應的心理調適;注意客觀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給自己作出正確的評價,時時激勵自己不斷向目標努力。還要盡快了解新環境,主動接受新環境,使自己盡量融入集體,多交一些朋友。總之,同學們要以自信、寬容的心態,盡快適應學習上的種種競爭。
緩解心里緊張的方法
一、想象法
選擇一個安靜而舒適的環境,保持舒適的坐姿,或者平躺在床上,可以播放一些輕柔的背景音樂,同時盡可能多地解除束縛自己的東西,比如眼鏡、皮帶、發箍等。頭腦中可以冥想一些令人愜意的情景,例如坐在陽光燦爛的大海邊,呼吸著咸咸的海風,眺望遠處海天相接處的帆船,海鷗在自由飛翔……想象這些寧靜、優美的景象,重點要放在幻想圖像的經歷和感覺上,體驗、享受圖像所帶來的愉快,而不是圖像本身。如果能夠想象到聲音,綜合視覺、聽覺,效果會更好。
二、漸進式緊張緩解法
1.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保持頭部不動,眼睛看著天花板,此時眉頭先皺起來,用力皺眉,心里默念1、2、3、4、5,然后放松,眼睛再往下看,以此反復。然后使勁閉上眼睛,心里默念1、2、3、4、5,然后睜開眼睛放松,如此反復。
2.低頭,將下巴盡量靠近胸口方向,要使得脖子周圍的肌肉都在用力,然后放松。
3.雙手緊握拳頭,這時會感覺到前臂的肌肉緊張起來,堅持幾秒鐘,然后放松。連續做三次,會感到緊張的肌肉得到放松后的松弛感。
4.依次在臂、足、小腿、腹部等部位的肌肉上進行上述的“緊張-放松”練習。
這種漸進式的緊張緩解方法主要是將全身先緊張起來,然后再放松,利用身體緊張后的放松,起到更好地緩減心理緊張的作用。
上面所講的主要是從生理、心理方面如何正確對待考前的壓力感與緊張感,消除過度的壓力,緩解過度的緊張。而要從根本上消除考前焦慮、考場緊張等不良情緒,除了上述的生理、心理調節手段,平時對于所學知識的積累和鞏固始終是最關鍵的。也就是說,所謂胸有成竹,最根本的“竹子”還在于對各科知識與方法的熟練掌握,這是你面對考試的最大底氣。只有真正掌握與領會了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再加上必要的疏導與調節,考試的時候才能做到應付自如,將自己的最佳水平發揮出來。
小編總結
放松放松自己的心情,和父母談談心,和朋友聊聊天,晚上早早的睡覺,一定要記住定好鬧鐘,可以讓家人都定一個鬧鐘,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