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選擇學校的同學們來說,在選擇階段,同學們都是想要了解清楚學校的各方面情況,以供自己能有一個選擇。尤其學校的費用、收費方面,更是許多同學以及家長都想了解清楚的問題。那么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我們黃平民族中學的學費情況吧。
黃平民族中學收費
黃平民族中學收費標準一般學校收費標準會按省物價局、省財政廳和省教育廳審定的收費標準執行。
黃平民族中學歷史
先后歷15任校長,著名校長有楊正凡、吳少峰、余介侯、謝良德等。共畢業初中16期,高中6期。校址在新州鎮龍淵路(現燈光球場、工人俱樂部一帶),面積僅十余畝,校舍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6幢,約三千平方米。另附設有谷隴分校。
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11月10日黃平解放,1950年3月,鎮遠專署決定將黃平中學、谷隴分校、舊州人民中學合并為“貴州省立黃平中學”,分設新州部、舊州部。谷隴分校并入新州部。同年6月,任命張玉環同志兼校長。1951年9月,奉省人民政府令,新州部改名為“貴州省黃平民族中學”,舊州部單獨成立“黃平中學”。1953年8月,學校遷入現址,1956年恢復高中招生,成為完中。
1958年“大躍進”中又改名“黃平中學”。直至1982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恢復現名,并列入省屬重點中學至今。
2000年,縣政府決定將原“黃平職校”并入黃平民中,成為學校的“職教部”,使黃平民族中學成為一所集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成人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高級中學,面積也由原來的50余畝擴大為64畝。黃平民中解放后不斷成長壯大。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加快了軟硬件的建設步伐。從1999年起,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實施“四制一目標管理”,五年實踐,努力創新。教研教改,成績顯著,近五年來,黃平民族中學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報章上公開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有50多篇獲獎,英語組承擔的國家級課題《民族地區高中外語學習策略》論文,榮獲全國一等獎第一名,這是貴州省第一次在此類全國學術年會上取得的最好成績。
黃平民中的校、處兩級負責人絕大多數仍在第一線任課,“雙肩挑”者達10余人,既是管理能手,又為教學骨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不少人被評為省、州、縣先進工作者。教師愛校敬業,關心學生,鉆研業務;學校努力改善教師待遇,提高教師福利,穩定師資隊伍,并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使之完全適應新時期教育發展對教師的要求。全體教師正為達到此目的而努力。黃平民中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型高級中學,有13個民族的女兒在此學習。學校重視民族團結,教育學生互相尊重,互助共進。校內各族學生團結和睦,親密無間,學校因此獲得州、省授予“民族團結先進單位”的稱號。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黃平民中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體教師辛勤耕耘,銳意進取。近五年來,每年向各類大學輸送數百名優秀人才。
自1977恢復高考以來,黃平民中升入大專以院校的達4000多人,其中被重點大學錄取的達300多人。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黃平民中注意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的能力和特長,寓教于學,樂在其中。學校堅持開設音樂課、美術課,每逢“五·四”、“一二·九”組織文藝匯演;每年春、秋兩季舉行“球類”和“田徑”運動會;成立合唱團和各類“興趣小組”,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的個性,不定期舉行繪畫、書法、盆景等展覽。還組織校男女籃、排、足球隊,積極開展體育運動,增強學生體質。
多年來,黃平民族中學學生的達標率都在90%以上,受到上級表彰。學校重視組織學生經常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不少學生在體育、音樂、美術、書法、文學創作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如梁鳳梅獲全省中學生運動會女子乙組100米、200米冠軍;涂玉香(女)獲全省“安酒杯”中學生作文競賽第一名;張彥舒獲全國中學生“新時期讀書競賽”特等獎;江普慶參加“全國中學生物奧賽”決賽獲三等獎、“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羅玉鳴獲“全國英語競賽二等獎”等。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推動了素質教育的施行。
看完上文的內容后,同學們對學校的收費情況都有了詳細的了解。其實我們黔東南地區的高中學校收費都是非常低的,同學們只要能達到學校的招生分數線,都是可以順利報讀的,并且學校還有各種不同的助學政策。也都是同學們可以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