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關于中考的信息又多又雜,同一個標題的文章可能就有好幾頁,可是要從大量的信息中直接淘到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也是比較麻煩的。除此以外,兩個不同的網站信息有時候還不一樣,這時候同學們就會陷入真假信息的困惑中。小編建議,關于中考信息大家可以直接打電話到當地的招生辦進行咨詢,這樣的信息也會來得更快,更真實。
昆明市各招辦電話
昆明市招辦 :翠湖北路小吉坡5號 電話:0871-5377433
盤龍區招辦 :護國路67號盤龍區教師進修學校二樓(天恒大酒店停車場旁)。電話:0871-3177912
五華區招辦 :昆明翠湖南路10號(五華區教育局招生辦)電話:0871-5153792
官渡區招辦 :雙橋路377號(云旅客運站對面) 電話:0871-7189032
西山區招辦 :昆明市二環西路193號西山區國土資源局三樓(西苑立交橋南橋角邊)電話:0871-8233646
初中地理學習技巧
一、培養空間概念,學會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于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于是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
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于課本的文字當中,也蘊含于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于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長期堅持下去,你就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
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
例如:我們在《森林資源》一課中曾經學過的原理圖,其圖名叫做“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
我們以這幅圖作為例子,討論閱讀原理圖的幾個主要步驟。
第一步,獲取信息,是獲取原理圖中所顯示的各種信息。在“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有山坡、兩道林帶、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細、不同顏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頭,還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徑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圖,是要分析我們在圖中獲取的各種信息和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山坡從上到下,表示地表徑流的箭頭由粗到細,顏色也由深變淺,最后變成“微量清水入河”。這些說明了大氣降水在從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過程中,受到了林木枝葉、枯枝落葉層的阻滯,促使大量雨水下滲,導致地表徑流流量不斷減小,含沙量逐漸減少。護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說明原理,明確原理圖所說明的原理。這幅“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說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學會讀書,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們獲取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學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識呢?我們應該注意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讀出書中有什么
閱讀教材,首先要讀懂,明白書中講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紹某個地理區域時,一般從構成這一區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別進行論述。這個區域在哪兒?這里的自然概況怎樣?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存在什么問題?等等
2.讀出知識網絡
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其中任何一個地理要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我們應該將理清這些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地域的知識網絡。
例:通過世界地理的學習我們知道,南極大陸一塊特殊的大陸,這里的地理環境特征與眾不同,烈風、暴雪、嚴寒是南極大陸最顯著的氣候特征,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冰川,動植物種類稀少,有極晝極夜現象,還有美麗的極光等等。而形成這些地域特征的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極大陸絕大部分位于南極圈以以南的高緯度地區,其他諸多的地理特征都與這一要素緊密相聯。
3.學會梳理知識
①教材對于同類知識的論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規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律性。
例如描述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往往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加以說明。而氣溫又包括著年平均氣溫、年溫差和氣溫的分布等內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時空分布所組成。
除了這一點外,我們還可以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
②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地理環境或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或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一點,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對比差異性,找到相似性。如我們在學習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國、我國的南方和北方、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時,就可采用這種方法。
我們不僅要明確兩個地區或兩個國家之間的差異,而且也要思考這些差異是怎樣形成的。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這些差異主要是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導致了自然環境的差異。
三、培養地理思維能力
培養地理思維能力,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對中學生學好地理非常重要。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互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發生發展都不是由單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這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兩個要素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們應當學會找出這一關鍵性的因素,并以此為線索,將其他的各要素聯系起來,從而正確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初中地理主要側重于區域地理的學習。一般來說,影響某區域的地理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該區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區位因素),這一點從教材內容先后順序中就已經明顯地表現了出來。
小編總結
要在中考中考出高分確實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因為中考考試的科目很多,而且每一科還包括了初中三年所有學習過的內容,考點眾多。對于這樣復雜的考試,乍一看確實很難,但是我們可以嘗試著將這個大目標細化下來看看。每周制定一個學習周計劃,每一天完成這個任務的一小部分,日積月累下來,要撬動中考這座大山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