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會年年產生這樣大概率的逆襲事例呢?原因何在?
1、考試科目不同。
高考分文科、理科(或是3+X),還有藝術、體育、自招、特招等個性化通道,中考不是。簡單地說,即便仍然按原來的中考各科成績去排名計算,假如對文科生按3+政史地去排,對理科生按3+理化生去排名,其結果也是不一樣的。何況高中三年,各自都在相應的優勢學科上繼續努力。因此,大部分沒有上重點高中的學生只是吃虧在高中錄取的計分規則上,而不是真的差。高考時規則一變,結果當然不一樣。這一點同樣也需要對已經考進重點高中的同學們提個醒,您也是占了有利規則的便宜,不代表真得有差距,決不意味著高中階段可以馬放南山,如想保持優勢,一樣要研究規則,制定策略,繼續努力??荚嚳颇康牟煌?,還延伸出相應的教學方式、應考策略的不同,篇幅關系,這一點以后另行說明。
2、學習方法、應考方案不同。
高中階段的學習更注重于自主學習。通過中考,大量的同分(或上下分)考生集中到一所高中,同樣的教學條件、師資環境下,差距如何產生?就是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動機、持續性與方式方法將直接影響最終結果。同時,其相應的應考方案(優勢學科、文理選擇、總分策略等)也決定了高考的成績與排名。
高中逆襲的具體方案參考
1、根據高考規則,組合優勢學科。
不管是3+X,或3+3,3+2等,都需要考生根據相應的高考規則,擬定并組合本人的優勢學科。高考規則(方案)經常會變化,但不管怎樣變,都會給考生留出三年的時間去準備與適應。即便如江蘇近年來的十年五改(雖然都不咋地),但每一改也是要在三年后實施的。規則給了考生三年的時間,某個角度就是要求考生一進入高中就要考慮個人的學科組合與應考方案,而不是高二或高三時。近日有人問:“高二后準備考聲樂可不可行?”,不管可不可行,側面上已經反映了個別的高中生及家長對應考策略的忽視。您不覺得這個時候考慮這樣隆重的話題太晚了嗎?具體的優勢學科如何組合及其參考的因素,可關注本號參閱前文《高中生文科理科怎么選》。如是在前階段志愿填報咨詢的過程中已經發現了很多很多應考方案準備不足的事例,痛心又無奈。在此隆重提醒:一定要盡早準備!
2、發揮或培養特長,走自招特招等個性化通道。
現在很多高校(尤其是名校),都有自主招生的計劃與方案,而且其相應的名額與占比還在擴大,自主招生的資格高校也在擴大,可加分(或降分錄取)的特長學科還在增加。但不同高校的自主招生的具體方案各有側重,需要考生及家長自己去好好研究。本號也會在后續再詳細聊聊自主招生的話題。同時,有文藝、體育特長或愿意學習的,也可以考慮“高水平藝術團(運動隊)”及藝術(體育)專業方向的招生與應考。一般來說,即便沒有基礎,如果從高一時就開始學習練習,象聲樂、器樂、美術、主播、編導等等專業方向,三年時間是來得及的,只要真得喜歡,完全可以參考。當然,近年來,對藝術類考生的文化科分數的比重,也有逐步提高的趨勢,只想占分數便宜的考生,需要好好權衡一下,但也不是就不可以。規則框架下,考生只需要考慮最適合自己的。
小編總結
中考沒考上的同學也不用灰心,大家還有三年的漫長的高中生涯。高中的學習相比于初中的學習更加復雜,更加系統化,而高中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一旦同學們在高中的課堂上沒有認真聽講,那么之后的學習將會變得很吃力,因為,高中的知識點是更加連貫、系統的,所以大家在進入高中后更要非常的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