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有多少中考生落榜
貴陽中考報名參加考試的人數為46467人,在2019年貴陽普高錄取人數為17221人。中考落榜了怎么辦?中考落榜后自己是否要選擇復讀?落榜后是否有其他途徑繼續升學之路?而家長則會擔心孩子落榜后復讀是否會有極大的心理壓力?孩子上職業技校真的能學到東西嗎?是否考慮讓孩子出國留學等等問題都在困擾著中考落榜的考生及家長!下面小編將為您分享一些中考落榜應該如何應對的技巧和方法,僅供參考!
中考落榜后的選擇
復讀:心理壓力大
選擇復讀,對于初中生來說,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學生及家長對此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特別是初中生,要有堅強的毅力,否則容易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而半途而廢。家長也應該注意不要再額外地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另外,還要注意不要因為已經參加過中考而"輕敵",以免再次失利。
專家提醒:初中生一般最好不要復讀,初中生年齡小,抗壓能力以及心理調節能力差,而且并不是中考成績不理想就能選擇復讀,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對于平時成績一向較好,但中考發生意外的學生以及腦子靈活、有潛力的學生或者意志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考慮復讀。
中職類學校:缺少就業競爭力
這些學校包括中專、技校和職高。中專更多的是專業培訓,有著很多的實踐環節和項目。對于一些沒有耐心看書,但卻聰明好動,喜歡動手實踐的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畢業后也可以就讀成人大專進行繼續教育。
專家提醒:目前國內職校中專還是以中考分數的高低作為招生標準。大部分職校中專的學生素質普遍偏低,學習環境、學習氛圍較差。同時,職校中專畢業生相對較早、過早進入到社會,可能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再加之缺少文憑,畢業后缺少就業競爭力,就業壓力大。
五年一貫制大專:優勢眾多
五年一貫制,是我國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項目之一,是專門針對初中生而開展的專項教育模式,有節省時間、節省費用以及更科學的“2+3”教學模式等多項優勢。招收應往屆初中生畢業生,無需中考成績,學生通過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后,可以直接進入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習,學業期滿頒發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
專家提醒:五年一貫制大專院校日常教學及生活管理相對較為嚴格,加之初中生年紀較小,正處于心理叛逆期,在入學后或有短期不適應的現象。因此,對于此類院校家長及學生要做好心理預期再行報考。
出國留學:低齡留學成為趨勢
近年來,初中畢業就去海外留學屢見不鮮,甚至直接去海外上小學也不足為奇。有家長認為,出國留學是有錢人的事情,而實際上,有部分國家留學費用還是很低的,比如馬來西亞的學費平均為3萬人民幣/年,生活費3萬/年,碩士學位如MBA課程,2年的總學費約為6萬元人民幣,而這些費用相比較歐美國家,僅僅為其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這樣的教育消費,是國內的工薪家庭可以承受的。
專家提醒:低齡留學生需要具備四種能力,即獨立生存能力、學習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所以這些問題對于很多孩子來說都是正常學習生活中必須克服的困難。
中考落榜心態調整
一、面對現實,學會接受失敗 首先要接受現實結果,明白現實是無法改變的,只能調整自己。不承認現實,就是不給自己重新開始的機會。
二、尋找合理歸因 少找外因,如把落榜和題難、天氣不好聯系起來。應該從自身找原因,是自己不努力、方法不對,還是臨考心態不好。合理歸因是解決落榜生心理問題的根本所在。
三、角色重新定位 高考是自身素質的全面考評,根據獲得的結果應該為自己重新定位,給自己一個更合理的目標期待。
四、從頭開始行動 要有從零開始、朝新的目標努力的勇氣。其實行動本身就可緩解自己的消極情緒。 落榜生要學會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重建自信,找到內在的依靠;通過與父母、朋友的交流,找到外在的依靠。
五、學會宣泄 要面對父母、朋友、心理醫生把所有苦悶都說出來,用大聲傾訴、放聲大哭等手段宣泄情緒,恢復心理平衡。
小編總結
我們能走多久,靠的不是雙腳,而是志向,鴻鵠志在蒼宇,燕雀心系檐下;我們能登多高,靠的不是身軀,而是意志,強者遇挫越勇,弱者逢敗彌傷;我們能做什么,靠的不是雙手,而是智慧,勤勞砥礪品性,思想創造未來;我們能看多遠,靠的不是雙眼,而是胸懷,你裝得下世界,世界才會容你! 小編希望大家明白:青春真正的意義是拼搏奮斗,不論經歷過什么傷心主事,不論前面是什么艱難困苦,相信自己,努力拼搏,總會找到屬于自己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