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應注意的事項
1、考前學生最擔心什么?
考生考試前最多的擔心是“怕考試發揮失常”。許多學生在過去大大小小的考試中都偶爾出現過一、二次考試發揮失常,同學們自然害怕在這關鍵的一考中又出現失誤。實際上所謂考試發揮失常,它產生的主要原因往往與出題過偏、怪、難有關。因此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高級別的正規考試,出題是比較嚴謹認真的,反而不會出現有時在學校考試出現的怪題、偏題,不會讓你看到題摸不著北。
2、學生有哪些壓力?
理解孩子有哪些壓力,你才能真正幫到他。一般說來同學們的壓力來自兩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體上的(這個反而被家長們忽視),長時間的緊張作息,超強度的聽課做題,睡眠不夠,他的身體自然感覺不舒服、累、壓抑。因此,家長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實際情況設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關心他的身體健康,保證睡眠,同時包容他的負面情緒。
3、家長不該說什么?
不要總是問“復習的咋樣了?”因為孩子沒法回答你!事實上沒有人是“復習完了”才去參加考試的,總會有點不放心沒把握。而如果他事實求實地回答你,沒復習好,這個信息又會強化他內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場的壓力。
不要總是跟孩子討論最后的結果。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抓緊一切時間學習,言語中帶著威脅和恐嚇。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要從一條湍急的河流上走過一座獨木橋,過橋之前不斷地說掉下去會如何如何,那么過橋的時候還能走的安穩么!
4、為啥越臨近考試孩子越厭學?
基本上我遇到的每個學生都反映他們會在某個階段有這種感覺:一方面內心很焦急,一方面卻又感到說不出的疲倦以至學習沒效率。當孩子出現這種狀況時,請家長首先理解,這是大腦給出的一個信號:孩子需要適當休息調整了。人的大腦與其他器官一樣,需要勞逸結合,如果外界強制性的給予學習任務,大腦自身的保護機制便會產生所謂“保護性抑制”,就是說這時候的大腦已經沒有運轉的效率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想想孩子平時都喜歡什么活動,提醒他休息休息。我們的一名高三學生,有一次在課間織毛線,原來,當我告訴他們減壓的一個辦法是做做自己喜歡的活動時,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編織,她說這么做的確感覺好一些。
5、如何面對自暴自棄的孩子?
一些基礎差的孩子這個時候容易自暴自棄,“反正我不行,復習也沒用”。實際上,最后的沖刺對考生可能改變不大,但對中考考生,由于初中的知識點相對簡單,我們的確看到有一些同學就是靠最后沖刺大幅提高中考成績的。“臨陣磨槍,又快又光!”學校老師不能這樣教育學生,但我們做家長的必須也只能這么給孩子打氣。
中考注意事項
考試前,要保證充分睡眠,每晚不得超過10:00,早上起床時間要與平時相同,使最佳應試狀態保持在上午8時及以后,中午按時午休,以保證正常的“生物鐘”運轉;不宜進行較大強度的體育運動,注意“儲存能量”;注意飲食衛生,盡量不要吃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品,保持最佳體能。
將各科基礎知識梳理一下,再記一遍定理、公式,不做難題、偏題和怪題;考前一天下午抽時間去看一下考場,要計算好來回路上的時間,注意第一場考試要提前半小時進場,千萬別遲到;準備好文具(包括鋼筆或圓珠筆、圓規、直尺、三角板、量角器、鉛筆、橡皮);因考點不集中,最好請家長送考,并攜帶好準考證、文具、墊板、手帕、飲用水等。
考試中,考生進入考場后,先看桌椅是否平穩,拿到試卷后,在指定位置,填寫好姓名和準考證號碼,要認真填寫,仔細核對;答題時,要用鋼筆或圓珠筆,不能使用鉛筆(除作圖外),修正不能用涂改液、膠帶紙;不要在考試中東張西望,分散注意力;每份試卷應從前往后按順序做,先易后難,把握好考試時間,不要提前交卷;無論試卷難易程度如何,保持穩定情緒。時間寬松時,認真讀題檢查,發現錯誤時要慎重;時間較緊時,要確保會做的題目不丟分;用好稿紙,每科考試結束前盡量記好答案,回去后及時抄下來,考試結束一定要帶好準考證(放入文具盒)。
小編總結
現在很多同學可能都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越到考試越要通過熬夜復習來達到更好的復習效果,這是錯誤的想法。很多同學在熬到深夜的時候,不僅學習效率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影響我們第二天的學習效果。這樣的復習方法只會讓我們事倍功半,如果有喜歡深夜學習的同學們,小編建議大家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首先要保證自己至少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