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中考網登錄
一、調整考前“生物鐘”
離考試還有四十多天,此時一定要保持睡眠,根據考試時間調整“生物鐘”。有些孩子早上晚起,晚上熬夜晚睡,下午二點以后開始犯困。試想,如果在考場上犯困,會出現什么結果?
一般而言,一天的最佳記憶時間是早上5點---7點,晚上7點---9點,可以利用這兩個時間段解決需要記憶的東西,同時,在考試時間段內的集中時間做套題,保持“神經興奮度”。中午一定要午睡,但不要超過30分鐘。經過這樣調整“生物鐘”,可以避免臨考時的精神狀態異樣的感覺。
二、調整孩子焦慮、煩躁情緒的小方法
1、睡前沖個澡
如果條件允許,睡前不妨沖個熱水澡,不僅能夠消除疲勞,也容易舒緩焦慮的心態,松馳緊張的精神,有助于睡眠。
2、做一點運動 早晨早起十五分鐘,可以做一些諸如慢跑、散步等有氧運動,抖擻精神,忘掉前一天的不愉快,告訴自己“要相信自己”。
3、聽一聽音樂
學習疲勞時,可以聽一聽悠揚、舒緩的古典音樂,比如鋼琴曲、小提琴曲等,借此穩定自己的情緒,切不要聽曲風勁爆的流行音樂。可以邊聽邊洗澡,或者是做一做室內運動,但要注意:不可一邊學習一邊聽音樂。
4、引導孩子傾訴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思想上會與父母漸行漸遠,共同的話題也會越來越少。考前父母要想方設法引導孩子說出焦慮與煩躁,讓孩子宣泄積壓在內心里的不良情緒,徹底放松心理壓力。父母切不可從自身的出發點去思考孩子,導致彼此關系僵持。
三、理性看待模擬成績
模擬成績是讓學生感受考試的氣氛,是用于檢驗自身知識的遺漏,但不是考學成績的必然。過于看重模擬的分數,只會增加學生的思想壓力,反而影響后續時間的復習沖刺。越是考得不理想,孩子越要靜下心,有針對性地查找不足,盡快補上“短板”。
有些考生逢考必緊張,考前睡不著覺,進入考場拿到試卷“大腦記憶一片空白”。出現這種情況,要自己深呼吸,同時用力攥緊拳頭或者緊繃身體其他部分的肌肉,然后突然放松,反復幾次,強迫釋放緊張感、沉重感,感受松馳和平靜,達到“靜心”的效果。
正常發揮,考出好成績,從現在開始,慢慢調整自己的休息、學習和身心,平復心態和精神,進而達到最佳的備考狀態。
考前營養補充需要注意這些方面
1.忌考前食譜大變臉
生活有所習慣,腸胃亦有所習慣。考前一個月盡量不要給考生添加平日很少吃的食物。受到挑戰的不僅是我們的口感還有腸胃,當對于這些陌生食物的到來,腸胃不適應很容易造成腹瀉,更有甚之會產生過敏。身體不舒服了,情緒自然受到影響,還有什么精力再去復習看書呢?
2.注意飲食衛生,減少在外用餐或外賣的次數
夏季因為溫度高容易造成食物變質,盡量避免在外就餐或者食用外賣食品。我們并不了解買到手或者吃到嘴這些食物來源、加工和運輸過程是否安全。在美食和安全的選擇中,在考試的前提下,別猶豫,選擇安全絕對沒錯。最安全的一定是存在于自家的廚房中。最美味,肯定是媽媽烹飪的味道!
3.別太迷信保健品
每到中考前,一些健腦、增加記憶力的保健品就會走俏。其實人類大腦的發育、神經元的數量早在幼兒期就已成形,想通過短期內補充DHA、EPA等保健品提升腦力和記憶力,效果甚微。休息好,精神放松這些才是提高學習戰斗力的主力因素。當然對于一些考前焦慮、抑郁、神經衰弱、食欲下降的考試,謹遵專業人士的指導,使用一些保健品也未嘗不可。有些人的自我暗示能力很強(例如:給一個暈車的人吃些維生素C,然后告訴他這是防止暈車的藥物,他就真的不暈車了)使用一些安全的保健品,沒準是能提高他的學習效率。但是到底誰在起效果?心理因素罷了!
4.食不過量,休息好
當吃的過飽時候血液都集中到消化系統進行工作,難免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導致人們昏昏欲睡。所以在考生的一日三餐安排中要避免吃的過飽(在上午和下午可以適當用水果和干果作為加餐。)尤其是晚餐,吃的太飽不僅影響學習效率還會影響睡眠。休息不好的考生談不上精神抖擻,連正常的思維和記憶力都會大打折扣!
5.飲食清淡、無需大補
蒸、煮、燉這幾種烹飪方式都非常適合在考生備考期間扮演主要角色,這樣做出來的食物營養損失小、口感細軟,容易消化。那些十全大補湯、老母雞湯……油膩有余,營養單一!
6.過量使用濃茶咖啡提神不可取
咖啡因確實有提神醒腦的作用,但是過度地食用只會讓考生體力透支。嚴重的時候還會引起考生心慌、手抖、頭疼等不良癥狀。所以在下午犯困時可以少喝一些,晚上就算了,防止興奮起來導致入睡困難!
小編總結
中考對于考生們和家長都是一場很重要的考試,所以尤其的看重。因為這是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大家都希望盡量不要走彎路或走錯一步,因為這關乎著未來人生中的每一步,能進入普高繼續學習當然是目前最好的一條路,但如果沒有考好,大家也不要氣餒或沮喪,總有辦法能夠解決的。在考試期間保持好的心態和飲食習慣,相信大家都可以取得好的成績的,祝大家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