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所高中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重要的,高中時代學生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時期,學校的整體精神面貌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小編建議,在填報前,家長還可以打聽一下學校下屆高一的帶課老師實力,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下是關于中考志愿填報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志愿填報三步法
第一步,了解孩子中考前的成都市成績,推算中考時能夠達到的區排名。具體做法是:
首先,根據中考一模所在城區的分數段,結合加分情況折算區排名。如果有的學校存在明顯嚴判的情況,可適當提高一些名次。其次,判斷中考成績的穩定性。對于不擅長臨場發揮,波動較大的成都市中考學生,排名要相對估低一些。最后,根據初三以來歷次大考的成績,判斷中考成績總體趨勢上升還是下降,并以此適當提高或降低名次。
第二步,在志愿填報前,根據排名找到對應學校。在確定孩子所處的區排名之后,根據歷年中考分數段以及各學校中考錄取最低分,推算孩子是否能夠進入目標校的錄取區間。
第三步,確定八個志愿填報。
中考之后如何選擇合適的高中
1、距離和交通
不建議孩子去太遠的成都市學校,因為孩子正處在形成完善人格的關鍵時期,需要與家長經常交流。如果距離太遠,孩子長期住在學校,孩子一些思想上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而寄宿制學校往往住宿教師較少,無法解決這一問題。
2、孩子自身的因素
最了解孩子的無非是父母,在選擇成都市高中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孩子自身各個方面的因素。如果孩子從小比較獨立,有主見,學習很主動,不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那么可以為孩子選擇相對自由的成都市學校。
中考志愿填報的7個原則
1、認清自己 實事求是
這是總的原則,脫離自身實際的志愿,要么不能達成,要么后悔莫及。
例如:一學生歷史最高的成績也就是全區中游,第一志愿或者前列志愿非要填報只有全區前100名才有可能考上的學校,這就有脫離實際之嫌了。
2、認真考察 密切關注
孩子中考也是一件大事兒,考生和家長都不能臨時抱佛腳,平時要多注意考試規則、錄取規則的變化,也要對自己有報考意向的學校的情況多加關注。
例如,今年北京中考,某學校就取消了直升班,這時候,就要認真分析,這種變化會導致錄取分數線的上升還是下降,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就可以有的放矢。
3、第一志愿填報原則:跳一跳 夠得著
無論學生自身真實的成績如何,第一志愿都可以填報比自身歷史最高成績搞一個檔次甚至兩個檔次的、自己最心儀的學校。
例如:一學生歷史最高成績折算500分,那么,自己最心儀的甲學校近年來一般錄取成績在520-530分,這時候,可以將甲學校列為第一志愿,這沒什么不可以。跳一跳,還是夠得著的。
4、志愿順序不能顛倒
總體來說,各個學校的錄取分數排名,一年之間變化不至于太大,所以,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參考近兩三年來志愿學校的分數變化情況,志愿順序,一定是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排列,否則,考生考出高分卻被更低一個檔次的學校錄取,肯定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5、各個志愿之間一定要拉開合理的差距
中考錄取是分分清,如果考生報考志愿的學校,各志愿之間的差距不合理,要么白白浪費志愿,要么造成成績和錄取學校不匹配的現象。
例如,某考生的第二、三、四志愿,上一年度的錄取分數線分別是511、510、502分,這就是不合理的順序,如果511分不能被錄取,那么510分也很可能不會被第三志愿錄取,而第三、四志愿之間的差距過大,這中間的學校就與該考生無緣了
6、中間志愿怎么填?
中間的志愿,指從第二到第七志愿,其中第二、三志愿,應是自己喜歡,根據自己的平時成績能夠達到的。第四、五志愿,應是考試發揮的差一些能達到的。第六、七志愿,應是發揮不正常的情況下能夠達到的水平所對應的學校。
7、最后一個志愿:踹三腳 踹不漏
最后一個志愿,也就是兜底學校,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暫時放下自己的自信,按照發揮極度失常來選擇、按照出現特殊情況來選擇,要確保兜的住,這個底,要確保踹三腳都踹不漏。
小編總結
選擇高中時要明確孩子今后的的發展方向,家長要充分認識孩子,例如孩子的自律強還是弱?偏向文科還是理科?孩子是否具備抗壓能力,這些在填報志愿時也非常關鍵的。每個學校的校風不同,學習氛圍會有天壤之別,孩子學習主動能力較差,應適當選擇管理嚴格的學校。以上內容僅供同學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