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民族中學學校概況
學校創建于1994年,是一所以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單設中學。學校坐落于“紅軍勝利場,翼王悲劇地”的大渡河旁,南椏河濱。 學校現有教學班18個學生960人,其中彝、藏等少數民族學生約占70%, 學校總投資預計約3000多萬,由“臺灣支援四川災后重建行動聯盟”捐贈2700多萬,縣上配套不足部分資金。
石棉民族中學辦學規模
學校規劃和設計由臺灣大學城鄉建設院設計。整個建筑充分體現建筑物自然融合和人文關懷。學校整體坐北朝南符合中華民族傳統習慣,學生寢室人均4平方米,教室人均1.6平方米,其余公共建筑人均1平方米以上,建筑物間走廊連接,師生由北到南不會日曬雨淋,學校還付有學生交誼室和觀景亭。學校修好后,可以說是石棉最好的一所學校。
石棉民族中學校徽含義
標志以民族的中文字首MZ為設計元素,有機地融入了鳳凰圖案,體現出民族特色與名稱屬性的性質,鳳凰飛舞,更體現出愉悅的空間與廣大學子的學習氣氛。標志整體為抽象的奔跑的人形,此處表示師生,師:全心全意付出心血,服務社會,服務廣大學子。生:永往直前,向上的求學心愿。標志副面圖為陽光照射下的鳳凰,體現出民族中學的前景以及創新與開拓的新局面。
選擇學校,就要了解學校的概況,知道學校的綜合實力,能夠分出上下高低。考生之間差異也較大,填報中考志愿時不能脫離實際好高騖遠,也不要盲目跟風,要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學習狀況、家庭經濟條件等實際情況,結合自己將來的升學打算、就業意向和人生規劃,選報合適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