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復讀是把雙刃劍,并不是所有的中考失利生都適合中考復讀! 對于中考失利,相信每個同學都不會愿意發(fā)生的。但如果真的中考失敗了,我們也要學會接受。中考結束后,一些同學因為中考的成績不理想在糾結,到底是選擇升學還是說復讀一年,那么中考結束后中學生可以復讀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中考復讀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可以復讀嗎
初中可以復讀,不存在學籍問題
中考可以復讀的。中考失利,不想上普通高中、民辦高中、中職的初三畢業(yè)生,因目前成績不理想,重新參加下一屆中考,這種選擇就是復讀,形式效果等同于高考復讀。
其次,先前流傳的復讀生中考總成績減10分的說法是謠傳。中考復讀生在擇校范圍、錄取政策與應屆生相同。
再次,選擇復讀的學生不存在學籍問題,所有的初三畢業(yè)生在領取所在學校的畢業(yè)證書后,即宣告初中學籍業(yè)已失效,成為空檔,下一步等到學生考取高中以后再建立高中學籍。因此,家長不用擔心復讀受到學籍的影響。
中考復讀的利弊
如果能補習一年,建議補習一年考取高中。
利:因為上普高不僅僅是學知識更多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而普高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老師更多會言傳身教的教會你怎么樣去成人。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而直接步入社會價值觀和人生觀也許沒有學校里面環(huán)境好,很難得到更好地建立。
弊:孩子補習一年,壓力比較大,如果繼續(xù)補習,萬一心態(tài)不好,第二年再沒考上,可能對孩子心理成長會造成一定的傷害,當然這個也是因人而異。其次補習一年意味著比同一屆孩子大一歲,這一年可大可小,因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如果高三可能再復讀(有可能),那就是相差兩年,相較同齡人會晚兩年參加工作,孩子也有可能產生落后人一步的挫感。
家長需要時間去安撫解釋,至于知識點一般兩年內考察點不會有很大變化除非恰好第二年實行課改,綜合來說,總體利大于弊。
初中復讀生政策
按照本市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報考條件,18周歲以下的往屆初中畢、結業(yè)生,均可報考本市高中階段學校。然而,這并不是說每個"線下生"都適合明年再去考高中。教育局局長認為,對已經盡了力或潛力一般的考生來說,無論是從效果還是從時間上看,"復讀"都是失大于得。
相關老師認為,有幾類學生比較適合"復讀",一是平時學習基礎較好,這次考試因意外原因發(fā)揮失常;二是具有學習潛力,只是領悟時為時已晚,準備時間不充裕;三是臨考時身體欠佳,造成成績非正常滑坡。能不能"復讀",可用這次中考成績作參照系,分數接近今年高中錄取控制線的,就相對比較適合,再考的成功幾率也相對會高。
"中考復讀"是明顯有別于高考復讀的,而且"中考復讀"在辦學方面沒有高考復讀那么成熟,所以在哪些學生能夠明顯提高成績、如何選擇復讀機構、中考復讀與高考復讀的區(qū)別和應注意的條件等問題上,都存在著誤區(qū)和困惑,為此,家長和學生都應該了解相關信息后才慎重選擇是否復讀或者選擇哪個中考復讀學校。
高考復讀對于多數人來說,已經是耳熟能詳的。但是往往出于這種慣性思維,不少家長和學生把兩個復讀等同的看待和應對,這實際上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qū)。中考復讀不僅比較新,而且其自身有一些明顯有別于高考復讀的特點和特色,需要提醒學生和家長在決策是否中復的時候,格外注意。
家長和學生一定要了解中考復讀的相關政策。首先是年齡的限制,超過17歲的孩子是沒有機會再參加中考的。其次中考復讀生總分是要去掉5分的,即每門課程減掉1分。所以對于復讀生來講要有思想準備,最后在參加統一錄取的過程中,在總分的基礎上減掉5分之后參加才能被錄取的。
從復讀來講,復讀機構都得向著新課標靠攏,不過家長和學生也不必過于擔心,更不要有顧慮。因為新課標從基礎知識和教材的總體體系來看,和原來沒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基本是一致的。僅僅是在教學的順序上有少量的調整。在聯系實際和能力考察方面有一些新的要求。
小編總結
初中生在選擇復讀之前要仔細的想一下自己為什么沒有在這次中考里考好,其次,初中生復讀就要做好心理準備,最重要的就是在復讀期間的心態(tài)調整。如果同學們中考沒有考上自己的理想目標學校,想要復讀,在復讀之前一定要仔細了解的。小編希望初中復讀生們能夠以一個良好平穩(wěn)的心態(tài)去面對復讀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