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又稱自主選拔,是高校選拔錄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環節。包括國家重點大學自主招生與高職自主招生兩大類。2003年,中國教育部開始推行自主招生,結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時間招考的歷史。比如在中考之前,很多家長和學子們肯定都會關注高中院校的自主招生消息,因為它對于學生們來講是一種機會。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陜西安康自主招生的學校有那些。
自主招生能同時報幾所院校
1、自主招生限報分院校限報、專業類限報和專業限報。其中,大家最為關注的是院校限報,院校限報指考生可以報考的學校數量。
2、各個地區略有不同,一般是兩個或以上,可以只填一個。
中考(高考)自主招生考試是指中學具備自主招生的權利,自主命題,學校單獨組織考試,并錄取專科課一般的中考(高考)都是省里或者市里統一組織的考試。
自主招生需要花費大量學生的精力,不建議學生多報學校,否則會影響接下來的復習過程。建議同學在自主招生的學校里選擇兩所比較滿意的學校參加考試就可以,不能再多。
3、一般沒有限制,但要考慮到自己的精力,自主招生可能花費較多時間,另外有些高校時間可能有沖突。建議根據自己情況選擇一到二個。
自主招生的誤區
要利用自主招生加分夠一下好學校才有意義
非常多的考生和家長都想利用自主招生做“撐桿跳”去爭取更高層次的大學,認為自主招生就應該沖著報才對,若是選擇了跟考生水平比較接近的學校就浪費了機會,這樣的學校沒有必要申請,沖著報才能分盡其用。事實上正是這種盲目沖高的觀念讓很多學生失去了原本可以獲得的自主招生加分機會。
第一,多數考生成績在高中階段存在起伏波動,家長們在申請自主招生院校時,應該沖穩結合,不能只考慮學生發揮理想時的情況,忽略正常發揮或發揮失常的情況。從我們多年的實際指導經驗來看,往往家長們認為比較穩的學校,反而在報考志愿時成了讓學生可以更進一步的跳板。我們曾經指導過一個學生申請自主招生時,把北京理工大學作為考生需要重點考慮的一所高校,當時家長和考生都認為選擇的太低了有些看不上,而真正報考志愿時,才突然發現正是因為獲得了該校20分自主招生加分,才得以以低于學校提檔線13分的成績順利錄取到該校的心儀專業。
第二,不能只考慮學生夠學校的錄取最低分數線而忽略專業的錄取分數線。自主招生加分是綁定到專業的,比如獲得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15分加分的話,只需要達到中央財經大學錄取線下15分以內就能進入高于錄取線近10分的熱門專業,這里外里其實給學生拿到了25分。
第三,除了初審之外,還要考慮到學生在筆試和面試時面臨的競爭情況。沖的院校即便初審通過后還有復試。這時候考生要同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學生競爭,而這些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憑高考成績就能夠考進這所高校的學生(這是人家用來穩的學校)。平時考試都考不過這些學生的話,自主招生復試時也面臨同樣的挑戰,沖高的院校想獲得加分非常不容易。因此在自主招生報名時,我們就要秉持“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原則,以沖穩結合的方式來申請自主招生院校,這樣才能讓考生的機會最大化。
小編總結
有條件的同學不應輕易放棄自主招生這個機會,特別是已經獲得某些獎項、證書的學生。有媒體稱高中沒證書難過自主招生初審關是有一定道理的。自主招生報名條件,學科專長和創新潛質仍然會受到格外重視。獎項、證書的敲門磚作用凸顯。在諸多自薦考生中獲得獎項、證書的同學在初選中獲勝具有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