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考生來說,知識、能力的上準備要充分,身體更是不能“關鍵時刻”扯后腿。對此,專家表示,考生的飲食安排,應遵循“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原則,并且注意不要過多改變飲食習慣、不要亂用補藥等。中考前后,如何吃才能保證營養充足精力充沛?怎樣吃才能避免腸胃不適消化不良?怎樣才能保持機體的最佳狀態去迎接中考?
中考前后考生要遵循飲食原則
1.注重合理的食物搭配和均衡飲食;
2.講究食物多樣,不偏食,不挑食;
3.按時按量有規律進食;
4.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清淡;
5.注意飲食衛生,不到無證照街邊小販購買食品;
6.不暴飲暴食和盲目節食;
7.避免油炸和可能誘致過敏食品;
8.適當運動以促進食欲和增加血液循環。
中考前后飲食的三大誤區
不少的家長都普遍存在著一些營養誤區,比如認為大魚大肉就是營養、吃飽又吃好就是營養合理,特別是那些高熱量的洋快餐,學生長期食用,會造成性早熟、肥胖等癥狀。同時,在一些相對偏遠的農村地區中,家長不懂營養結構的知識,常常是賣了雞蛋給去孩子買方便面,結果得不償失。考前飲食,應當走出三大誤區。
誤區之一:考前進補是最有效的
許多家長都將服用保健品視為補充營養的最佳途徑,貪多求快,希望通過保健品可以達到迅速補充營養的目的。考前臨時進補不妥。營養和知識一樣,要靠平時的積累,等到考前才注意要吃什么,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區。
其實,保健品決非萬能,而且并非所有的考生都適合“享用補品”,保健品也有因人而異、適不適合的問題。考生和家長不要期待那些標榜提神醒腦的產品會產生“特異功能”,如果考生不吸收、不適應的話,還會導致腹瀉、過敏、感冒上火等病癥,與家長的意圖適得其反。如果確實愿意給孩子吃一些補腦方面的保健食品或者保健藥品,一定要注意一個度的問題,不要濫用,要適可而止。
誤區之二:肉類唱主角
考前學習緊張,消耗大,營養一定要跟上。不少家長擔心自家孩子營養不良,變盡花樣,遍求良方,佳肴美味供應不絕,甚至不惜整天以大魚大肉伺候考生。如果考前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腸胃并不一定習慣,弄不好,反而導致腹瀉、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現象。而且吃得過雜反而容易造成腸胃疲勞,而吃的過飽,食物在腸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腦內血液供氧減少,會導致大腦遲鈍,思維不敏捷。
此外,考前飲食以雞鴨魚肉唱主角也并不明智,清淡低脂才是正確之道。大腦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類,而非脂肪。血糖水平低,大腦的工作效率也高不了。所以、適當提高血糖,有利于復習考試。低脂,則是因為夏季過食油膩會傷脾胃。考前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
誤區之三:食譜變化大
有的家長喜歡在大考前夕為孩子準備特別的飯菜,事實上,考前大換食譜是考生飲食的大忌。原因在于,食譜變化大,腸胃需要一定的適應期,這反而容易影響身體狀態。日常的生活規律最好不要改變,當保持平常飲食。尤其考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經常吃的食品。考前要少吃容易產氣、產酸的食物,如韭菜、地瓜、碳酸飲料等。
中考期間食譜巧安排
1、不要吃平時沒有吃過的食物,因為孩子考試期間比較緊張,容易發生腸道不適,甚至腹瀉。所以,考試不要大變食譜,還是待孩子考完試再犒勞孩子吧。
2、不要吃煎炸食物,每餐吃足,但不能吃的過飽,如果過飽,腸胃負擔過重,會影響大腦供血,孩子考試容易犯困,也影響大腦的思維能力和敏捷度。
3、考試休息期間,不要喝飲料,飲料有利尿作用,也會影響孩子的考試狀態。而且飲料含糖比較高,容易導致孩子血糖的驟升驟降,也會影響孩子的思維能力。
4、考試期間,盡量讓孩子喝常溫的白開水或礦泉水,少喝冰鎮水,包括冰鎮西瓜都要少吃,寒涼容易引起孩子腸道的應激反應,而且,也容易導致孩子腹痛。女孩子如果月經期間,還容易引起痛經,這孩子怎么考試。
5、考試期間不要吃豆飯、地瓜飯了,容易漲肚,影響消化和睡眠。
6、條件允許,孩子最好回家吃父母做的飯,住賓館的話,最好家長做好飯菜送去。如果在外面點餐,就怕口味、咸淡孩子不適應,如果吃不好,營養攝入受到影響,就會影響考試的發揮。而且,外面的食物衛生條件很難保證,如果吃壞肚子,就麻煩了。
小編總結
考試對孩子們來說,不僅是考腦力、也是對體力的考驗。充沛的體力才能保持頭腦清醒,考出好的成績。作為家長,保障好孩子的飲食也是很好的支持。大家都知道考試時都想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所以考試期間。最好減少主食的攝入,增加綠葉蔬菜、肉類攝入,同時保證食物不油膩,以防餐后昏昏欲睡,影響考試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