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都想取得好成績,都想考上理想高中學校,但參加中考的人數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如愿以償。不過中考對所有同學都是公平的,不管每年有多少人參加,大家都是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高中學校的錄取名額。中考是學生們上學后面臨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全面考試,也是大家面臨的第一個人生抉擇的關卡。
保定中考報名人數
2020年保定市中考報名人數為132584人,其中,主城區有14109人。
保定中考總分
2020年保定市中考總分為600分,其中語文120分,數學120分,外語120分(聽力測試30分,筆試部分90分),理科綜合120分(物理55分、化學35分,綜合題30分),文科綜合120分(道德與法治45分,其中民族團結教育7分,歷史45分,綜合題30分)。
語文、數學、外語、理科綜合為全閉卷形式,文科綜合為全開卷考試,語文、數學、外語、理科綜合、文科綜合等5科使用全省統一命制的試卷。
中考失利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缺乏考試技巧
有這個問題的同學最典型就是做不完試卷,還有就是在一道題上花大量時間,結果得不償失,后面的題都沒有解出來。最后監考老師通知剩余考試時間的時候,會很著急,甚至手開始發抖,寫不成字。君翰一對一
當然,考試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做不完試卷,也有可能是基礎不扎實、不熟練造成的。
對策:考試其實是有很多套路的。拿到試卷后,要先對試卷進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下試卷的難易度,合理安排答題時間,避免會做的沒有做,不會做的卻浪費了時間的情況出現。
解題應注意“兩先兩后”的安排:先易后難、先熟后生。答題過程中,審題要慢要細,做題要快。重視檢查環節。
不重視錯題
很多同學在高三復習階段不重視錯題,做錯的題目連答案都不改,或者僅僅把標準答案寫在旁邊,不去總結錯誤的原因、總結正確的方法,導致考試中一錯再錯,成績難以提高。
對策: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學習的難點所在。發現規律,抓住重點,才能有針對性地復習補救。
所以,一定要整理一個“錯題集”,每次作業、測試和考試之后,將其中錯的題目都記錄下來,這些很可能就是同學的知識漏洞,可請家長協助督促經常看這些題目,時間長了漏洞就會補上。
用慣性思維做題
喜歡按照慣性思維做題的同學有個通病,那就是總是愛說“這題我做過”,但是做完就錯,且不自知。這也正是慣性思維最可怕的、最致命的一點。
因為這一類同學會受以往熟題思維的影響,思考問題比較片面,易受做過題的題干擾,導致解題出現偏差。甚至有的同學只是機械地記住了題目和答案,其實并未理解題目,掌握方法!
我們都知道,雖然高考非競技性考試,但對學科思維品質的要求很高,尤其大題,綜合性很強,有很多知識點、考查點想不到就容易做錯。
對策:做題時要學會思考題中所包含的知識點的運用,題與題之間的異同、聯系等。通過思考整合知識點,就會慢慢提煉出思路,以后再解這類題就會順暢很多。每思考一次就會加深一次印象,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心理素質差
不少同學每逢考試心里就緊張,更不要說是高考。走進考場面對試卷,容易頭腦空白,手心出汗,就連很多平時非常熟悉的概念,公式定律也記不清楚,但一旦走出考場情況又恢復。
對策:與考試能力不同,心理因素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克服。考生一旦意識到自己開始緊張了,務必迅速進行心理調節,使自己快速進入正常應考狀態,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調節焦慮情緒:
1、自我暗示法。用自己曾經在考試中獲得優異成績來不斷暗示自己:我平時的考試成績都很好,實力在那沒什么可怕的;我一定能考到理想的成績;我雖然有困難的題目,但別人不會做的題目也很多,我不會的別人也未必會。
2、決戰決勝法。視考場為考試的大敵,用過去因怯場而失敗的教訓鞭策自己決戰決勝。
小編總結
2000年以前,高中考大學確實是比較難的。但是2000年以后,隨著高考錄取率的逐漸上升,中考錄取率慢慢被超過,考上高中的難度明顯增加,而考上大學的難度在降低,出現了考高中比考大學更難的現象。如此看來,對于孩子的學習,備戰中考就異常重要了,否則有可能考不上高中,連考大學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