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學校公布的招生計劃主要由統招和調招兩部分構成,個別學校還有郊縣生、特色班、外地生等。一般情況下統招名額遠遠超過調劑名額,相比統招,調劑的名額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統招生比調招生的難度相對要低一些,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結合孩子的成績情況慎重的考慮在哪里參加中考。
中考志愿調劑
中考調劑的意思是過了該校的投檔線但不能被所報的專業錄取,同時該校仍有專業未錄滿可以錄取,這樣服從調劑了便會被未錄滿的專業錄取,若不服從調劑該學校便不能錄取,于是就會被退檔。
服從專業調劑會影響意向性的專業錄取,因為現在的體制都是由高分開始錄取。
服從調劑的確可以保證達到最低投檔線的考生能夠去往該校,卻無法保證能夠學到填報的專業。所以,在填是否服從調劑時需要謹慎。
中考志愿統招
普招應該是指計劃外的中考招生,統招應該是指計劃內的中考招生;也就是說普招的學生是沒有經過招辦錄取的考生,而統招的學生是經過招辦正式錄取的中考考生。
計劃性質分為統招和普招,對一般不可以計劃外招生的學校來說二者是沒有什么區別的。但對于可以計劃招生的學校來說。二者之間就顯現出不同了。
統招類學生入學后,可以選擇轉或不轉移戶口。而普招類學生不可轉移戶口。在兩者的畢業證上,只有“普”和“統”兩字不同。
中考統招的分數線是由招辦劃定的,中考普招的分數線是由學校自己劃定的。普招類錄取分數線會比統招分數線低,但也會有分數線,未達線的中考考生不被錄取;普招學生到學校報名時需要交納一定的報名費,而統招學生是不用交納報名費的。普招學生交納的學費較高,而中考統招學生交納的學費相對要低一些。中考統招入學不能調專業,而普招可以調專業。
中考填志愿技巧
技巧一:了解學校和專業是選報的基礎
高中階段招生的學校有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和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普通高中從辦學層次來分,有現代化寄宿制高中、市重點中學、區重點中學;從辦學體制來分,又分為公辦高中、公立轉制高中和民辦高中。綜合高中是近幾年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在普通教育中適當地滲透職業技術教育。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含中專、職校、技校)主要是培養從事生產、服務、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
技巧二: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學校的序
其實中考志愿相對于高考比較容易填報,考生只要正確判斷自己的學習狀況,理清自己想要填報志愿學校的順序即可。簡單地說就是要“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學校的序”。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長要注意查看《招生簡章》、《招生報考指南》、《中考特刊》等相關材料,并認真聽取畢業學校召開的報考輔導會,從正規渠道了解報考信息。
另外,一般情況下,公辦高中的了解學校、民辦學校的收費都比公辦收費高,選擇這些志愿的考生,須了解清楚有關學校的收費標準,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慎重考慮志愿的順序。
技巧三:排好志愿順序增加錄取機會
由于中招錄取的原則是從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進行錄取。因此,第一志愿可報與自己平時的水平相對或稍高一點的學校,下一個志愿要比平時水平報得稍低一點形成一個由高到低的“梯度”。這樣,考生在考試中一旦超常發揮或出現失常時,不至于因未報自認為不可能去的學校而遺憾。考生應當把自己喜歡的學校放在前面,精心排好志愿順序,做到每一批每一個志愿都有用,以增加錄取機會。
技巧四:根據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填報
要根據考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填報志愿。能考上普通高中考上大學當然最好,但還要看考生的具體情況。如果平時成績一般,學習感覺十分吃力,家長還是要強迫他盡力上普高考大學,結果適得其反。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找工作不易,這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小編總結
大家在初升高的錄取過程中,家長和學生們聽得最多的兩個詞或許就是統招和調招了。這兩個詞代表什么,彼此之間有有什么區別呢?事實上,可以說成是公立高中在錄取考生時,按照考生的兩種不同身份而采取的兩種不同的錄取方式,與之對應的被錄取考生也就相應的被稱呼為統招生和調招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