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同學們從來就不存在聰明不聰明的問題,學習成績好與壞,是與平時的學習相掛鉤的,是學習行為的一個直接反映。中考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同學在中考的時候沒有考的很理想,顯得特別的沮喪,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中考沒考好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中考沒考好怎么辦?
繼續復讀初中
這也是一種中考沒有考上高中的女生選擇,不過很多地區政策有所限制。
利:可以再給自己一個學習奮斗的機會,如果努力的話,還是有機會考上重點高中。
弊:每年考試競爭程度不一樣,變數太大;容易造成心理負擔、增加家里經濟負擔。
職高、中專
受國家政策扶持,重視教育發展,為了使初沒考上高中的女生也能讀書,所以出現職高和中專,學習內容以專業為主。這兩種性質的畢業證書都是中專畢業證書,統一由教育部門頒發,可以參加高考,但是因普通高考考試內容與職高、中專學歷內容側重點不一樣,所以一般學校都會安排學生參加高職類高考,意思是考職業大專院校,不是普通大學。
技校學習一技之長
和中職一樣,技校也屬于職業教育的范疇。但和中職不同的是,上技校沒有傳統的文化課程開設,但是專業技術上更有優勢,可以學到過硬實用的技術,但有的技校不能取得學歷證書,也是需要家長仔細甄別的。當然,在就業方面,技校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一樣,是市場上的搶手人才。
尤其是這幾年計算機專業很熱,熱門的專業像網頁設計、廣告平面設計,游戲開發、軟件開發、電子商務,數據庫維護,Java,.net等畢業生供不應求,所以建議考不上高中的學生,可以去學習計算機,投入后所能得到的回報是最好的。
中考很難嗎?
根據往年的中考情況分析可知,中考各類題型按照難度比大概是3:5:2(易、中、難)。也就是說,80%的題目屬于簡單題和中等題,真正的難題只有20%左右。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一個學生肯學,愿意努力,找準方向,是完全可以拿下基礎分和中等分的。在眾多考生當中,尖子生所占的比例畢竟還是比較小的,絕大多數學生的分數是從基礎分和中等分中來的。
那么中考時基礎分抓不到,是因為你在初一初二時忽視了哪些問題呢?概括來說,初一主要在適應和轉變,初二主要注意分化問題。
初一要注意適應和轉變
初一要注意的6個問題:
1.把初一當初三過的都笑到了最后。但可惜的是,至少80%的孩子都等到初三才知道著急。
2.六年級到初一的差距超大,大到從聽課、到內容、到作業、到態度、到思維方式都要進行轉變。小學階段的一些無關痛癢的表現,可能導致初中全盤皆輸,就比如做計算不喜歡用演草紙這么一件小事兒,多少孩子因為這個在中考丟了小10分,人生軌跡就這么改變了。
3.不得不承認,現在中考考察更多的是細心,而不是難題的能力。要調整學習方向,平時練習的思路也要轉變。
4.真正優秀的享有優質高中資源的前20%的學生中的絕大多數,根本就沒盯著中考,人家盯著的是“簽約”,是不是你連簽約是啥都不知道?做家長的還不趕緊去了解了解!提前規劃!
5.初一的所有課程都不難,初一的各種統考也都不難,數學隨隨便便就可以拿個90多分,但你要知道,壞習慣改不了,學習方式不轉變,初二一定出問題。
6.如果你孩子并不是特別牛,并且你現在的想法是“萬一我孩子不行初三補課”。那我建議,你還是把錢花到初一吧。有這種想法的多半初三錢也花了,但成績還那樣!
初中和小學,有哪些不同呢?
課程設置和要求不同
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了小學開設的課程以外,初中增加的課程會更多,而且每門學科的內容都趨向專門化和系統化。
如數學,小學是學算術,初中開始學習代數和幾何,另外,學科新舊知識聯系密切,概念性強,提高了對空間想象力的要求,對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題目的難度與小學相比也加大了許多。
人生不是走獨木橋,選擇一條更適合自己的道路,去奮斗去發光發亮吧!其實,初中畢業還有很多中選擇的可能,比如學習一門實用的技術,對于一些對念書不太熱衷的學生來說,就算是花費再多的心思、金錢讓他們讀高中,不如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去學習,這是一個非常靠譜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