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志愿填報有的地區是在中考前,有的地區則是在中考后,不管是在前還是在后,考生都應該有技巧的進行志愿填報。無論是家長還是中考生,最想了解的是中考志愿填報。哪一類學校、哪一類專業以及什么志愿是最適合自己的?中考志愿填報并不是盲目押寶或者下賭注,而是科學合理的選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志愿填報技巧
一、了解學校和專業是選報的基礎高中階段招生的學校有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和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普通高中從辦學層次來分,有現代化寄宿制高中、市重點中學、區重點中學;從辦學體制來分,又分為公辦高中、公立轉制高中和民辦高中。綜合高中是近幾年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在普通教育中適當地滲透職業技術教育。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含中專、職校、技校)主要是培養從事生產、服務、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
二、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學校的序其實中考志愿相對于高考比較容易填報,考生只要正確判斷自己的學習狀況,理清自己想要填報志愿學校的順序即可。簡單地說就是要“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學校的序”。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長要注意查看《招生簡章》、《招生報考指南》、《中考特刊》等相關材料,并認真聽取畢業學校召開的報考輔導會,從正規渠道了解報考信息。另外,一般情況下,公辦高中的擇校、民辦學校的收費都比公辦收費高,選擇這些志愿的考生,須了解清楚有關學校的收費標準,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慎重考慮志愿的順序。
三、排好志愿順序增加錄取機會由于中招錄取的原則是從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進行錄取。因此,第一志愿可報與自己平時的水平相對或稍高一點的學校,下一個志愿要比平時水平報得稍低一點形成一個由高到低的“梯度”。這樣,考生在考試中一旦超常發揮或出現失常時,不至于因未報自認為不可能去的學校而遺憾。考生應當把自己喜歡的學校放在前面,精心排好志愿順序,做到每一批每一個志愿都有用,以增加錄取機會。
四、根據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填報要根據考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填報志愿。能考上普通高中考上大學當然最好,但還要看考生的具體情況。如果平時成績一般,學習感覺十分吃力,家長還是要強迫他盡力上普高考大學,結果適得其反。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找工作不易,這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五、考慮第一、第二、第三志愿等級加分問題有的學校對第一志愿、第二、第三志愿會有加分要求。比如A和B同學,考分都為600分,兩人都同時報考了X學校,但A同學為第一志愿,X學校的第一志愿錄取分數為600分,所以A同學就被錄取了;B同學是第二志愿,X學校對第二志愿的錄取分數就為600+1=601分,結果B同學以一分之差落榜了,只能到第三志愿的學校去了,這是相當遺憾的。
六、志愿要填滿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盲目自信,覺得自己肯定能考上自己最心儀的學校,非該校不上,于是就只填該學校;結果中考時因發揮失常,沒有被錄取到,也就失去了上高中的機會。
中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如果不把本校或某校填在第一志愿,是否影響錄取?不影響。中招錄取的原則是:德、智、體全面衡量,從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報的志愿順序擇優錄取。誤導或強迫考生必須把本校或某校填報在第一志愿的做法是沒有政策依據的,也是侵害考生權益的。(必須填報為第一志愿的學校和專業除外。)
考生志愿信息上交后能否再更改?
不能更改。這是因為考生填報志愿是在統一規定的時間內、在不知道所報學校的報考人數、不知道自己考試分數的情況下進行的,而且每個考生都希望爭取到更多的錄取機會,實現被最理想的學校錄取的愿望。如果允許個別考生在得知學校報考人數、考試成績等招生考試信息后更改志愿信息,則將破壞招生錄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則。為了維護廣大考生的利益,招生部門規定,考生志愿信息一旦經確認被采集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考生志愿信息。
志愿的密碼和用戶名一定要保存好
現在填志愿,都是上網填寫、電腦派位,每個人都會有一張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一定要好好地保存,若遺失會相當麻煩。收到密碼后,要好好地保存,以防止被人篡改,填好中考志愿后,密碼也要好好保存,直至被新學校錄取、報到上學為止。
小編總結
每年都有一批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這個時候就得填報中考志愿,中考志愿是相當重要的,填得不恰當,會導致沒學上的現象,這是很殘酷的,但每年都會發生,所以考生和家長應該提前策劃。中考志愿的填報的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它所涉及到的問題也確實有很多。稍有個填報不慎,考生就很可能會因為出現高分落榜,甚至“一滑到底”的現象。